《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一稿)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体积和容积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理解体积与容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感知体积与容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方法:
混合式学习 -- 课前观看微课尝试学习与课堂小组学习相结合。
教学准备:微课视频、导学案(见附件)、课件
课前任务设计:
教师提供微课视频(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 3.0 微课)
学生观看微课视频,自主完成导学案
课堂教学过程:
一、交流 “微课学习记录单”
(设计意图:检查微课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思辨能力)
(1)小组内成员按照顺序逐题对答案;
(2)不同答案的题目,交流讨论,尝试解决。
(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在微课学习、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再一次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
(1)通过微课视频的学习以及交流讨论,说一说什么是体积、什么是容积。
(2)课件演示,揭示概念。
板书: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是物体的体积。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是容器的容积。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物体,感受教室内的物品,以及课件动态演示,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物体体积是从外面看所占空间的大小,容积是容器里面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从而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感受体积与容积的联系与区别,发展空间观念。)
(3)交流实验操作的方法及实验要注意的地方。
(通过回忆视频学习的实验操作过程,总结概括实验步骤,强调实验注意的地方,学会正确比较两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以及两个形状不同的容器的容积的大小。)
①通过总结概括 “土豆和红薯” 谁占的空间大这个实验,让学生再次理解物体是占空间的,再次了解体积的实际含义。
②通过比较 “哪个容器的容积大” 这个实验,让学生再次感受容器容纳物体的体积有大有小,再次理解容积的实际含义。
二、检查交流微课学习之后的 “牛刀小试”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微课学习后牛刀小试的成果,检测学生的理解程度,点拨、协助并为其定制问题,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1)小组内逐题校对答案,交流解题思路;
(2)不同答案的题目,交流讨论,尝试解决。
(1)通过思考、交流、讨论,分享解题的方法和想法。
(2)课件演示
(通过微课的学习以及实验方法的迁移和拓展,结合动画演示,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体积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容器的容积有大有小,加深对体积与容积的认识。)
⑴搭出两个物体,使它们的体积相同。
⑵搭出两个物体,使其中一个物体的体积是另一个的 2 倍。
三、谈谈混合式学习的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微课视频学习、课堂小组学习、图文并茂的课件演示,让学生谈谈收获,孩子们的收获是多元的,有来自于微课学习对实验的观察,有来自小组的交流中同伴的帮助,有来自于实物及课件的演示…… 建立了一个多维的完整的认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