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liuqingna
liuqingna

本帖最后由 liuqingna 于 2020-3-10 08:49 编辑


对教学设计一稿的反思

这几天我们组的老师对前期的教学设计做进一步研讨分析,发现第一次教学设计还存在以下问题:

1.总体上感觉老师放手还不够,还是在牵着学生走;

2.设计的学生操作活动很多,但却比较零散;

3.导入方式偏于理性,趣味不够,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不能一开始就紧紧地吸引他们;

4.从 “千克” 到 “克” 的过渡不够自然;

5.建议把课后的拓展放在课前。

针对以上问题,小组成员继续思考研讨,提出以下修改建议:

皮亚克说:“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的。” 结合我们的教学导入来说,教师要创设有趣的、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情境,使学生处于乐学和紧张的智力状态。所以,在导入部分设计了看淘气数学日记的情境。日记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物品的长度,这些地方的长度单位都用得很合适,因为这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第二部分是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物品的质量,这些地方的质量单位都用错了。这样的情境是学生的日常生活场景,能一下子吸引学生,同时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一方面可以复习有关测量长度方面的知识,为本节课迁移到学习测量物体的质量提供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在笑声中引发学生思考,生活中学生对质量单位多少会有一点了解,以质量单位错误的应用,调动学生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辨析,今天这节课研究的主体已然活灵活现地来到学生心中。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要充分还原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经常需要看一看知识的发生点,重新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因此,我们将原计划在课尾进行的拓展知识放在了课前。

针对一稿中活动零散的现象,我们将一些活动进行了整合。将原来感知 1 千克活动中的 “再次感知 1 千克” 中分小组称不同大小的苹果的活动,归入后一个环节 “丰富感知 1 千克” 中。将练习中对 1 千克棉花和 1 千克铁的比较活动也归入 “丰富感知 1 千克” 中。在原计划 “丰富感知 1 千克” 中,给各小组提供的是鸡蛋、青菜、糖果、橘子、花生、瓜子、菠萝、巧克力。这些素材只考虑的不同物体,零散的整体的。现在给每小组准备的物品调整为大苹果、小苹果、哈密瓜、青菜、鸡蛋、棉花、铁钉、数学书。在各小组称好 1 千克的物品后进行展示,在展示交流中,就将苹果大小的问题和棉花铁钉的问题讨论了。这样设计不仅将活动安排变得紧凑,而且使这一部分活动集多元性与持续性为一体。

原设计中从 “千克” 到 “克” 的过渡是通过问学生:已经有 “千克” 这个单位了,为什么还要 “克” 这个单位?先从理论上解释,因为还有更轻的物品,以 “千克” 为单位不合适了,然后用台秤称 1 枚 2 分硬币,猜想验证。现在通过大家的讨论,觉得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还是从测量矛盾冲突过渡比较合适,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综合以上考虑,做了教学设计第二稿,还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团队的成长。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9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9ms · UTC 00:01 · PVG 08:01 · LAX 17:01 · JFK 20:01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