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水分子
水分子

三.数形结合,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1. 提出问题,思维引向深度。

平均每次记住 6 个数字是怎么得出来的?除了刚才的计算方法外,请大家独立思考,用摆一摆、画一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开放性问题,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陷入矛盾中,从而产生解题的强烈欲望。在这个环节中,为学生提供了活动材料──圆形纸片,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来体验和感悟平均数是表示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学生的手、脑、眼、口等多种器官直接参与了学习活动,不仅解决了数学知识高度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发展具体形象性的矛盾,而且使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为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使学生经历了平均数的产生过程。】


2. 直观操作,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1) 摆一摆、画一画。(全班交流)

(2)沟通联系,初步感知移多补少。

师:两种做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把较大的数给较小的数匀上一部分,使得每次记住的数字的个数都是 6。

……

(3)动手操作,内化理解。

请学生上台移动,使得王老师每次记住的个数都一样多呢?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演示等活动,揭示平均数的概念,并利用圆形图的移动为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提供感性支撑,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平均数,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

(4)移多补少。

从多的匀一些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同样多,这个操作过程叫 “移多补少”。

板书:移多补少

(5)发现规律。

问:在刚才的移多补少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① 从 9 个里移走了几个?

② 给 4 补了几个?

……

【设计意图:采用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的方式求出平均数,教师有意强调平均是变得一样多的本质,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自己探索出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师适时概括移多补少,引导学生感受这种方法的本质都是让原来不相同的数变得同样多,从而加深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


3. 出示课题。

通过 “移多补少” 的方法我们知道了王老师平均每次记住 6 个数字,这个 “6” 是这一组数据(5 4 7 5 9)的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4. 计算方法,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5+4+7+5+9)÷5=6(个)

(1)理解算理。

师:你能结合刚才移多补少的过程解释计算方法的意义吗?

生:把每一次记住的全部加起来,因为一共玩了 5 次,和除以 5,就算出是 6。

(2)小结方法。

同学们刚才说到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小结:总数量 ÷ 总份数 = 平均数

通过 “移多补少” 法和计算法都可以求出 “平均数”。

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设计意图: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到求平均数是一种统计数据的处理方法,而不是真正地把这些数量平均分,从而有利于学生感受平均数的本质。同时让学生比较平均数和相关数据组中的各个数,自主地感受平均数的范围,发现平均数在这组数据的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突出平均数作为一种统计量的属性。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代表,它是度量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0ms · UTC 02:42 · PVG 10:42 · LAX 19:42 · JFK 22:42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