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red016rose 于 2020-7-4 09:53 编辑
第三稿相比于第二稿有以下几点变动
1、设计度量主线,在引入环节增加了 “感知大小” 的活动。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确定了这节课的度量主线。以 “占空间” 入手,在比较大小的活动中,让学生层层深入的认识到体积就是通过大小来度量空间,培养学生自觉找度量标准进行度量的意识。所以在情境引入环节中,先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是将 “占空间” 可视化。然后再播放往两个放同样多水的烧杯里,分别放大石子和小石子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放入大小不同的石子,水面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将石子所占的空间转化成水的高度进行比较,让 “空间” 的大小可视化,而且可以比较了。比较是测量活动的本质,从这个比较活动开始,拉开了从度量的角度认识物体体积的序幕,为接下来进一步认识物体的体积做好铺垫。同时投入大小不一的石子,也可以理解为用不同单位的石子来填充空间,渗透了度量是单位累积的过程。
2、利用直观比较,从三维的角度理解体积概念。
在第二稿中,我是先通过乌鸦喝水的动画片引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感知 “物体是占空间的”,然后就让学生说一说还有什么物体是占空间的,比较它们所占空间的大小,通过举例子告诉学生 “铅笔盒所占空间的大小是铅笔盒的体积,”,“橡皮所占空间的大小是橡皮的体积” 然后总结出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它的体积”。通过试教,我感觉这个环节过多的纠结于如何让学生自己说出体积的定义。但是仔细一想什么是 “空间”? 很费解,比体积本身更抽象。 何谓 “所占”?如何衡量 “大小”?也是学生不好表达的。这样把本来简单明白的事情搞复杂了。实际上,体积是人的直觉所固有的。牙牙学语的孩子就知道哪个苹果大、哪块蛋糕小。至于五年级的学生,早就对体积有直觉的认识,甚至有相当准确的理解。正如张奠宙教授所说:人的直觉是很宝贵的。充分运用直觉学习数学,是数学学习,特别是小学数学学习的一条准则。所以在这一稿中,我从学生的直觉入手,借助学生已有的度量经验,通过老师和学生比谁占的空间大以及比划铅笔盒所占的空间,让学生多角度的感受到空间有大小以及空间有长度、宽度、高度这三个维度的特征。这样就把 “空间” 变得形象化、变得好描述、好度量了。加深学生对 “空间的三维特征” 的认识程度,使得 “体积” 这一概念认识更有深度。
3. 增加 “估计比较”,凸显度量意识的培养。
度量意识就是使学生具备自觉地去感受和使用度量标准和度量工具的意识。如何在一节概念认识课中,凸显对于学生度量意识的培养呢?于是我在第三稿中加入了一个 “估计比较” 的活动。出示一个大正方体(棱长 8 厘米)让学生猜测它的体积是手中小正方体(有棱长 1 厘米、2 厘米、4 厘米三种规格,各小组不同)的多少倍?学生先估测,再在小组内实际比较。全班交流发现有的小组是 512 倍,有的小组是 64 倍,还有的组是 8 倍。通过交流比较方法,发现虽然大正方体的体积相同,但是用不同单位的小正方体去拼摆,所需要的个数也不同。小正方体越小,需要的个数越多。反之,小正方体越大,需要的个数越少。通过 “估计比较” 的活动,促使学生自然而然的主动用单位立方体进行度量,经历用自定义单位刻画物体体积的过程。同时,感受到对于同一物体,选取的度量单位不同,度量值也是不同的。用棱长是 1 厘米的小正方体测量的小组,因为需要的块数太多,在操作的过程中想到只要确定长、宽、高各边所需要的小方块个数,将其相乘就可以得到大正方体所需的块数。借助活动再一次帮助学生加深对体积三维的理解,增加对体积概念理解的厚度,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
4、倡导激疑促学,在总结环节增加一个深度思考的问题。
经过这一节课的比较活动,学生对于体积和容积的认识越来越丰满。在总结的环节中,增加一个深度思考的问题,与开头的情境相呼应。播放往敞口瓶中放玻璃球,但最后玻璃球高于了水面,乌鸦喝不到水的视频。提出问题:乌鸦一定能喝到水吗?让学生认识投入石子水面就会升高,这是个物理现象,物体占空间是必然的,但是乌鸦是否能喝到水还与水量的多少、瓶子的形状、投入石子后的孔隙率等的客观条件有关。留给学生这样一个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深度学习。同时让学生们感到我们不仅要尝试着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生活中现象。发现问题后,还要学会分析问题、通过实验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的问题是使学生超越标准的知识符号学习,进入知识内在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充分调动大脑思考,透彻掌握知识并能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