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张晓玲
张晓玲

本帖最后由 张晓玲 于 2013-9-15 01:08 编辑


                                  《分数的再认识》第一次试教后教学反思

《分数再认识》教学设计第二稿发出以后,得到了同行们的指点,在听取同行们的宝贵意见以及个人对教材、学生的再解读后,进行了第一次试讲,效果不够理想,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提醒我在后段研究中,学情了解要深入、教学环节设置要更科学,个人教学艺术要下功夫锤炼。

 <b> 一、试教中对教学设计第二稿的三处调整。</b>

 1、拿一拿活动中,学生领奖拿笔之前没有设问:你打算怎么拿?只是让三名领奖的同学根据要求取出整盒笔的 1/2。 “怎样拿” 这个问题后移到探究研讨环节:学生的猜想得到验证后,思考:盒子里的笔的总支数不同,取出 1/2 的数量就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让学生再现拿的过程:先数总支数、再平均分,取出其中的一部分。这样调整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探究环节形象的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由于学生拿笔之前没有真正弄清怎么拿,结果出现了意外:一名同学盒子里只有 4 支笔,拿出 1/2,只应该有 2 支,但她看到另外两名同学拿出的 1/2 是 3 支,也拿出了 3 支。预设中应有的认知冲突 “他们都是拿的一盒笔的 1/2,怎么有的支数一样,有的就不一样呢?” 没有出现,引入新课很牵强。

 2、说一说活动中,原设计中是沿用教材情景图,试教时将说一说活动分三个层次:第一步设问:淘气和小明各自拿着一本书,他们都看了 1/3,他们看的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第二步:出示教材情景图,判断它们看的页数一样多吗?第三步出示情景图:淘气看了这本书的 1/3,看了 100 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小明看了这本书的 1/3,看了 10 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增设第一步,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问题情境中思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第三步学生根据部分想整体,让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有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3、画一画活动中,将 “一个图形的 1/4 是□,画出这个图(出示三种不同的画法),它们的画法对吗?还有其它画法吗” 改成 “一幅图是由一些小正方形组成的,它的 1/4 是□,请你画出这个图形,看谁的画法多。” 这样放手让学生根据图形的 1/4(部分)画出整幅图(整体),思维发展的空间更大,对整体与部分的体验也更充分。从学生课堂反馈的情况来看,这样调整和尝试是合理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学情把握不够。学生只在三年级下学期对分数有初步认识,现在重拾分数,有些陌生,所以当要他们列举 “还可以把什么看着整体” 时冷场了。还出现了拿出 4 支笔的 1/2 居然拿 3 支的情况。所以课前要充分了解为学情,在复习环节要根据学情作适当引导,加深对 “平均分”、“整体” 等已有知识点的回顾。学生在拿笔之前也要对拿笔方法作引导。 

 2、学具选用欠有效。让学生从盒子里拿中性笔,笔的颜色很淡,坐在后面的同学根本就看不清楚笔的支数。如果选用更醒目的物体如棒棒糖让学生拿,学生看得就更清楚,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时间分配欠合理。拿一拿活动研讨环节太费时,探究的效率也不高,导致巩固练习环节走过场。

 4、教学艺术很欠缺。教学艺术很欠缺是导致试讲不成功的重要的原因。也是一直以来个人在专业发展的道路停滞不前、效果平平的原因所在。主要表现在数学语言不简洁、不严谨,课堂调控能力差,不能很好的抓住即时生成的有效资源成就课堂的精彩。对数学活动的组织欠周密,如根据图形的 1/4 画整幅图,学生画图之前没有对画图方法作要求,学生作品展示时也没有很好的组织,导致大多数学生画图时无所适从,展示学生作品时只有少数学生在与老师互动。

 接下来重点解决的问题:

 1、拿一拿活动的优化。

 2、教学语言的锤炼。

总之要在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课堂、读懂自己上狠下功夫!

以上是第一次试讲后的一些肤浅的想法,恳请各位专家、同行提出宝贵意见。您的支持和帮助就是我前行的动力!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0ms · UTC 04:47 · PVG 12:47 · LAX 21:47 · JFK 00:47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