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敖在芳 于 2019-8-20 16:37 编辑
二稿详情(下)
【 教学流程设计 】
(三)群学: 全班交流,确定最优的度量方案。(重点) 具体要求及学生的具体操作:1. 小组展示:“我们选择…… 为标准度量,先……,再……,最后量得角的大小是……”。2. 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准备互动交流。3. 全员参与:通过对比,确定最优方案(快速准确方便的方案)。(教师根据互学情况,选择代表小组) 教师在组织台上小组讲解和台下小组倾听的过程中,适时的点评将讲解和同学点评引向:确定标准的必要性 ---- 有了标准,才能描述角的大小 (到底有多大),有效性 ---- 度量的方法是具体可操作的,度量的结果是可以准确表达的。通过全班激励的谈论(头脑风暴)最终达成的共识:要表达一个角到底有多大,得先确定一个 “度量标准”(比如同学们发现的哪些标准)。就像度量长度是我们要知道 1 厘米、1 分米、1 米等等。然后用这个标准去进行度量,如 3 厘米,表示有 3 个 1 厘米那么长。 预设:如果孩子们一个法子都没有找到,那么就采取书上的度量 方案 ---- 用小角度量大角。具体为,用课前准备的较小小角∠1 作为 “标准” 来度量∠2 或者∠3。如果量得大角有三个小角那么大,就可以把这个大角的大小描述成:此角大小为三个标准角那么大。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重点不是度量的快慢以及度量角多少个,而在于构建度量意识:无论是度量什么,选择何种工具都要借助或定义一个小单位。同样全班能否找到 “小角” 标准,这个老师在课前是没法预定的。不管学生能否发现,老师都要大胆放手给足时间让孩子们动脑、动手,动口去经历失败的刺痛,经历发现新知的欣喜。爱迪生发明电灯经历了千万次的失败,牛顿却在偶然间发现 “牛顿定律”,所以一切皆有可能。(四)共学: 认识 1 度(记 1°),度量角大小的标准。1. 认识 1° 角 按照刚才 xxxx 小组的方法,我们把度量用的角的逐步等分下去,操作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得到度量角的计量标准。想知道度量角的计量标准到底是多少吗?请仔细观察,认真倾听(录制一个微视频:课件动态呈现) 师:请同学们观看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平均分成四份、平均分成八份、平均分成十六份…… 直到平均分成 360 份时 (教材呈现的是先把圆平均分成 36 份,把其中一份再分成 10 份,) 这样的一份就把它定义为 “1 度”,即 “1°”,这个 1° 通常被视为 “度量角的标准”。 生:观看动画,感知平均分的过程以及感知 1° 的大小和意义。2. 观察发现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度数及相互关系。 师:请根据上图看看我们之前认识的直角、平角和周角是多少度呢? 生:观察后回答直角 = 90°,平角 = 180°,周角 = 360°。 师:追问:“根据周角、平角和直角直角的度数,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生:1 周角 = 2 平角 = 4 直角 设计意图:本设计,将 1° 的产生过程动态化,生动教学,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形象构建 “1°” 这个度量标准。然后基于 “1°” 这个度量标准认识直角、平角、周角的度数,将这些特殊角具体量化,相对以前的形象认识是一个提升。虽然前面经过首学、互学、群学,给足学生时间去思考、操作,构建 “度量意识” 和 “度量标准”。但是学生构建的度量标准可能是多样化的,而且在他们所定义的范围内是正确的,为了后期的学习,大家能精细的比较和描述角的大小,通过 “共学” 统一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3. 学以致用 :应用 1° 角这个标准度量∠1、∠2 和∠3 大小。 师:根据刚才 1° 角的大小估一估∠1、∠2 和∠3 由多大呢? 生:估计之后,得出∠1 大约 15°、∠2 大约 35° 和∠3 大约 55° 师:用 PPT 演示用 360° 的圆盘度量∠1、∠2 和∠3 的大小。 生:观看测量过程。 师:再出示一张 PPT,请同学们在圆盘上标出 30°、60°、90°、180°、270°,并在一个圆盘上标出两个 50°。 生:按要求完成数学书 25 页第 2 题的(1)、(2)小题。 师:请同学们再完成 25 页第 1 题,用另外一个标准度量角的大小。(也可以先度量这个标准是 10°) 生:∠1 是 11 个标准角那么大,∠2 是 12 个标准角那么大,∠3 是 12 个标准角还要多一些。 设计意图:虽然本节课的重点是培养孩子的度量意识和构建标准意识,但是在统一标准后,紧接着巩固练习是有必要的。这个 “1°” 角的度量标准看似简单,但是从认识、到理解、再到内化、再到应用、最后到变式应用需要时间。刚刚共学了新知,设计的练习不能过难,同质性练习可以加强内化,而在不同情境下的巩固有助于实质性的内化。 三、巩固提升,拓展延伸 1. 实操活动 ---- 对折 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吧 ---- 折圆纸。 生:对折一次得到平角 180°,对折两次得到直角 90°,对折三次得到锐角 45°,可打开回看,原来的圆是 360°。2. 实操活动 2 估一估 师:请同学们动手将附页中图 1 数一数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想一想每一份是多少度,然后剪下来。 生:一共分成了 36 份,每一份是 10°,大小是这个样子的。 师:10° 角估一估数学书 25 页第 2 题两个角的大小。 设计意图:此处的练习相对于上面的练习要难一些,前面是基础后面是拓展延伸。不仅有思维练习,也有动手练习,手脑并用调节课堂气氛,让孩子在乐中学,在学中乐。有层次的练习,让每个孩子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四、回顾反思,促进内化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生:我们认识了 1°、10°、直角、平角、周角的度数……。 师:关于 “角的度量” 同学们还想研究什么? 生:比 1° 还小的角该如何度量呢? 师:介绍比 1° 还小的度量单位 “1 分和 1 秒”。 生:度量角的工具有哪些呢? 师:有谁知道? 生:有 “量角器、测角仪等等”。 设计意图:在这节课中,每个孩子不可能都得到同样的发展。不同的孩子可能有不同的收获,或许有些还有不明白的和质疑的,或者还有进一步想知道的。最后的几分钟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回顾反思。学生和老师都应该回头看问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