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敖在芳 于 2019-8-20 16:42 编辑
二稿详情(上)
【 教材分析 】
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学生已学习过角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本节课以学生的好奇心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质疑、解疑过程,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量角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 学情分析 】
学生在二年级时对于角的有关知识已有了初步的体验,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能初步判断角的大小。一部分学生对量角器有初步了解,但多数学生几乎没有用量角器测量角的体验,而且,在实际中,学生似乎没有度量角的需要,他们所掌握的完全是抽象的数学知识,很少能应用到生活中。
【 教学目标 】
1. 结合生活实际,经历角的度量过程,知道 1 度角的产生历程并建立 1 度的表象。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认识量角器原型,在相互交流中,体会度量的本质。
2. 知道直角、平角、周角的度数及其大小关系,在估计角的度数中发展学生对角的大小的感受力,并会估测生活中角的大小。
3. 让学生在估计、操作等活动中培养数学思维,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体会度量角的本质,认识角的度量单位。
难点:在经历 1° 角的认识历程中建立 1° 的度量表象。
课前互动: 了解关于 “度量” 的历史文化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 “角的度量(一)”
师:这里的 “度量” 怎么读?是什么意思呢?
生:回答 “测量” 的意思。
师:什么是 “度量” 呢!出示古代 “量具” 图片,以及 “度量” 的产生背景。
生:阅读,了解,感叹。
设计意图:课前互动预设 5 分钟,与其让学生静息,不如在课前就开始调动学生的感官,打开视野。让学生感受到课题 “角的度量” 不是从天而降,它是有历史有文化的。度量的两种读音,有着两种不同的词性:度量读二声是一个动词侧重于测量的过程,读四声时是名次,侧重于作为一个标准。虽然这些不一定给学生讲清楚讲透彻,但是问题的根本还是要理清楚。
一、问题导航,激发探究
师:“度量” 很神奇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 “度量” 的知识 “角的度量 (一)”!
师:孩子都坐过滑梯吧!看看这三个滑梯(出示三个教材上的滑梯图片),你觉得坐在三个滑梯上会有什么感受呢?
生:自由说出感受。比如舒服、喜欢、刺激……
师:追问为什么都是滑梯,会有不同感受呢?
生:回答,陡、平、斜……
设计意图:逐步根据学生回答,引出三个滑梯的倾斜的程度不同。其实就是前面所学的角的大小不同,但是前面所学的关于角的大小还只停留在定性判断上,不能具体的描述出角有多大,而只能判定哪个角大哪个角小。此处最容易偏题,因为本课的重点是 “角的度量” 而不是 “角的比较”,所以学生感知到角的大小,潜意识的比较既有助于本课学习,也容易偏题,所以此环节用时不益过多,教师要及时拉回。
二、操作感知,逐步建构
(一) 首学: 感知认识 “度量角大小” 的必要性
师:“同学们,这三个角有多大呢?”(故意把提问设计的有些模糊)
生:∠3 最大、∠2 次之、∠1 最小。
师:是的!同学们的感知非常正确!你能选用手中的工具度量你喜的
一个角的大小吗?” 选好你认为可行的工具就开始动手度量吧?
师:出示首学要求:1. 确定自己选择的角,确定度量的工具。3. 思考好度量方法,落实度量操作。5. 记录自己的度量结果。(也可以用语言来描述角的大小)
设计意图:深度学习基于学生深度思考,在首学中要给学生足够时间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如何度量角的大小,如何描述一个角到底有多大?”。尽管学生想到的方法各有不同,甚至有同学是错误的。不过没关系,桑代克的 “试误” 理论说明出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给他们时间和机会去试误。
(二)互学: 小组合作,探究度量角大小方法
师:同学们都完成度量任务并做好记录了吧!请在小组内说一说各自选用的工具和度量角的情况。
小组合作的具体要求及学生的具体操作:
1. 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度量过程和方法。2. 把组内每个同学选用的工具、方法、度量结果都记录在表格中。3. 然后在组内研讨哪些方法可行。4. 还有那些疑惑。
教师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要巡视小组的情况,根据各个小组的具体情况:如是否偏题,是否明白要求,是否找到头绪等等,给予学生适时适量的指导。整个过程,放手交给小组,教师变为学习的 “协助者” 和 “旁观者”,并且要给足时间,让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参与小组活动中。
设计意图:佩兹德克和米塞利发现,在处理具体任务时,如果时间不足,学生无法在心里上整合信息。学习不能操之过急,信息整合和构建活动需要足够的时间。虽然学生到底能否找到 “度量方法”,这和平常的经验积累,以及迁移能力和灵感有关。最终能想到多少种方法来进行度量,这在课前是预设不全的,只能课堂生成。不过老师相信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