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haogf1688
haogf1688

本帖最后由 haogf1688 于 2019-9-17 18:48 编辑


① 引导学生宏观了解负数发展的历史。 ② 横向对比,分析人们为何区别 “正”“负”,又是如何区别的。

③ 纵向对比,进一步感受符号化过程,体会符号的简洁性。

设计意图 :人们常说,有比较才有鉴别。经历听记 “温度” 的过程,纵观人类认识 “负数” 漫漫历程,在纵横对比中便于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符号(特别是 “+” 和 “-”)的简洁和方便,体会出用负数表示零下温度的必要性。】


2. 标注 温度 , 数形结合探本源

师:孩子们,每一阶段的 “正负数” 表示方法都是当时人类智慧的结晶。但历经 “大浪淘沙” 之后,留到今天的是用 “+”“-” 这样更加简洁的符号所表示的正负数。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到它们的位置吗?

9860

(1)明确 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① 在温度计上,有一个温度特别重要。看谁火眼金睛,能找出它?为什么?(明确 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

② 0℃表示有温度吗?我们规定淡水结冰的温度为 0℃。

9864

(2) 学生在图中标出这些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完成后讨论:

你怎么能标得又好又快?(学生交流,体会三要素:0 刻度线、零上温度 / 零下温度(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3)拓展。

师:大家仔细观察这些不同形式的 “温度计”,它们又什么相同之处?

9865

(通过逐步剔除 “温度计” 非本质的形式,对比其他形式的 “温度计”,引导学生体会温度计的数学模型,即数轴,进一步明确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等三要素。)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的设置,是一个 “反刍” 的过程。学生需要将抽象的 “数” 还原到温度计这个 “形” 上,最终与 “数轴” 结合。这样数形结合,形成直观体验。同时,要重点交流 “如何能标得又快又好”,总结模型,发展思维。】

3. 比较 “温度 , 意义建构重理解

师:看着这些温度,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交流,选择比较大小的问题讨论。重点体会两个 “负数” 大小的比较。)

例如:北京、漠河和拉萨的最低气温哪个最低?

(重点要引导学生解释为什么。①借助温度计模型或 “数轴” 直观比较。②从意义上理解:两个零下温度比大小,距离 “0℃” 越远,温度越低。即两个负数比大小,距离 0 越远越小。③也有人可能会从地理位置的角度解释。当然,我们更要重点引导孩子从意义上去建构。)

设计意图 :这样的设计比课本上更加开放一些,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数感的形成,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学以致用 ,浸润文化的 “温度”

1. 课本第 85 页第 1 题。请同学们集体比大小,并说说理由。

9867

①引导学生重点说说:你是如何比较的?

②尝试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温度相差多少摄氏度?

③可相机介绍新疆 “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 的有趣情景,感受温度的奇妙(引导学生猜猜相应温度)。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反映了气温随地势的上升而降低的地理现象。一般情况下,地面高度每上升 1000 米,气温会下降 6℃,记作 - 6℃。

(1)如果地面高度下降 1000 米,气温就会( ),记作( )。

(2)淘气和爸爸妈妈去登山,如果山脚温度是 20℃,1000 米的山上的温度大约是( )。

(3)如果山脚温度是 5℃,那么 1000 米的山上温度大约是( )。

9874

这道题目主要有两个意图:①进一步理解正负数是表示意义相反的两个量;②从减法运算的封闭性角度引导学生初步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 :我按照 “遵循而有所立,信奉而不惟是” 的原则,对教材中的练习进行了取舍和补充,体现层次性、针对性和深刻性。特别是第 2 道练习题,引导学生感受数的相对性,并尝试从减法运算封闭的角度初步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练习中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四、总结提升,触摸数学的 “温度”

1.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过像 “零上” 和 “零下” 温度这样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呢?(学生自由交流)。

2. 师:孩子们,这节课结合温度的生活经验直观认识了正、负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数学源于生活”;而在刚才的练习中,我们也体会到了负数的产生使得减法运算可以畅行无阻,这是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那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感觉到数学的 “温度” 了吗?

设计意图 :数学课需要留给孩子什么?我想,不该是冰冷的美丽;更应该是深刻的思想,人性的光辉和火热的温度。】


附:板书设计

9868

图片:

2.png 温度计.png 各类温度计.png 3.png 板书设计.png timgNT6K7N1K.png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1ms · UTC 05:39 · PVG 13:39 · LAX 22:39 · JFK 01:39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