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陕西高新五小
陕西高新五小

第三次试讲课堂实录及教后反思

6 的乘法口诀(八)

9、师:没有点子图了,你还会做吗?

课件出示:6×7+6=

生 8:六乘七等于四十二,42 再加上 6,就等于 48 了;

师:答案正确,用了两步,谁能一步算出结果?

9:先用乘法口诀六七四十二算,再用 42 加上 648

师:这还是两步呀。

1076 加上 16,就是 86,所以用六八四十八这句口诀一次就算出来了。

师:你看,这就叫 学以致用 !刚才学会的办法现在就能用了!

10、课件出示:6×3+6=

师:谁算出来了?

1163 就是 36,再加上 16,就是 46,四六二十四。

师:真好,这就叫 熟能 ---

生齐:生巧。

11、师:那你把口诀记熟了吗?(生:记熟了)

师:让我们闭上眼睛试着背一次?(生齐背口诀)

师:敢不敢考一考?

教后反思:

1、学生的思维真的很活跃。在我提问:用六六三十六应该能算出哪个算式?

学生直接就回答出:6×7 和 5×6,反应之快,思维之灵活,都大出我的预料,后面的点子图要如何给出?我觉得自己的处理还是不好,此处不应该压制,是不是就应该让那个孩子说一说,他是怎么想的。可我又觉得后面的内容不好出现,所以又用:“用这句口诀本来是解决哪个算式的问题的?” 把学生拉了回来,但我心底始终是有点遗憾,所以在处理完小鸭子的想法后,还是把这个学生提了出来,给予了表扬。整个环节好像有点纠缠不清。:L

2、在处理 6×7=6×□+6×□;6×7=6×□+6×□这两道题时,不是特别顺畅。虽然学生对乘法的意义理解比较到位,但在填结果时总是不容易,我在课后和学生进行了访谈,了解了一下原因:为什么一个不应是难点的地方,有了点子图这样好的媒介,直观又形象,学生反而不易填出答案?原来是我出现的方式有问题。我只注意到了,用课件可以直观、形象地显示出圈的过程,却不利于学生的数、课件离学生那么远,数一行有几个,一共有几行,都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出现了学生都站起回答问题了,还在努力地数是 4 行,还是 5 行的情况。这就显示出了我思考问题不够全面,是动画演示圈的过程重要,还是让学生看清圈的结果重要,如果能让孩子翻开书,每个人都清楚地看到那两幅图,效果会不会更好?

3、、《分册主编小语》中曾经我们提出这样一条建议:植入文化,渗透思想。所以,在设计这一环节时,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把文化元素和教育价值转化并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小鸭子引出《三十六计》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读课外书还能记口诀!” 这也是一种数学文化吧,此时我评价到 “处处留心皆学问”,希望学生都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在后面,加入开拓学生思维的减法运算,对那个思维活跃的孩子评价了一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既是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也让学生感受中国语言的魅力。后面的 “学以致用”“熟能生巧” 虽然都是预先的设计,但我觉得在课堂上的出现也不突兀,既是对学生的表扬与肯定,也是对方法的总结。

4、最后那个背口诀的环节,我也舍不得删去。虽然这一部分,总共用了 8 分多的时间,比预设还是多了 2 分钟,但是看到了孩子们一个个紧闭着双眼,有人用一只手挡着自己的眼睛,有人用两只手牢牢地捂住了自己的眼睛时,我觉得这个环节一定要要上。这是孩子们在经历了那么多的记忆方法,那么多技巧以后对自己的一次检查,自己考自己,学生那么认真的态度,那么负责任地盖住自己的眼睛,值得老师为他们喝彩,值得我花课堂的时间。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0ms · UTC 04:43 · PVG 12:43 · LAX 21:43 · JFK 00:43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