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gdsgyym 于 2019-7-23 19:36 编辑
第 1 稿:《角的度量(一)》教学设计
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浈江小学 袁玉梅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P24、P25《角的度量(一)》
二.学情分析:
学习起点:学生在学习 “角的度量” 前就已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的特征,直观认识了直角、锐角和钝角,以及抽象出了角的概念。但通过对这节课的前测发现,量角器对于学生来说还很陌生,他们并不容易接受这把 “弯” 的尺子,单纯的教技能学生不容易理解掌握。学生们这些鲜活的原始的认知才是他们学习知识的重要起点,给空间让他们思考,借助他们的想法,澄清误区,对于学生的数学直觉加以引导,让孩子经历量角器形成的过程,从本质上认识度量角的方法至关重要。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角的度量过程,利用已有度量知识进行迁移, 体会角的度量的本质,知道 1° 的由来。创造并认识量角器。
数学思考:在量角活动中经历一系列的直观操作活动,建立 1° 角、10° 角的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在活动中体会量角器的作用,亲身经历量角器产生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
情感态度:尊重学生的数学直觉,鼓励大胆猜想,用于创造,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感受角的意义和认识度量单位,体会度量的本质是度量单位的叠加,经历量角器的形成过程。
五.教学难点: 经历量角器形成的过程,体会度量的本质。
六.教学准备:课件、小角、量角器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度量需求
9085
出示主题图,引导学思考:都是滑梯,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呢?引导学生讨论,并在讨论中明晰:滑梯的坡度影响下滑速度,而下滑速度是由角的大小决定的。
师:你能说说滑梯与地面所成的都是什么角吗?
师:猜猜看,这三个角哪个角最大呢?
师:光凭眼睛看准确吗?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来比一比,检验一下呢?
师:如何度量这三个角的大小呢?度量的工具是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内容。
板书:角的度量
( 设计意图: 本情境选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此环节的设计既能围绕知识关键点、重点展开又彰显了情境设计直接为教学服务的目的,较为自然地引出了度量角的必要性。)
(二)贯穿融合,建立度量单位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测量线段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回忆一下:我们测量线段的长短是用什么标准去测呢?测量面积又是用什么作标准的呢?
师:测量线段长短和面积大小的单位是什么?
师:根据测量线段长短和面积大小的方法,你认为测量角的大小,可以用什么作标准呢?
( 设计意图: 长度的测量时用较小的线段作为标准去测量,后来产生了测量单位和测量工具;面积的测量是用较小的线段作为标准去测,也产生了测量的单位,并推导出计算面积的公司,这实际上是间接的测量方法。学生联想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推理出角的测量也应该用较小的角作为标准,也应该有自己的测量单位、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从而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感知、了解度量的特征,感知度量的结构。)
(三)探索角的度量方法,经历 1° 角的产生、发展过程
1. 量一量
师:这三个角,选取哪一个角作标准去测量更合适?
(学生自主操作,动手探究)
2. 想一想
师:用什么标准去测量结果会更准确呢?(小角)
3. 议一议
师:把小角对折再去度量,结果会怎样?当这个小角又变小后还不能准确描述角的大小是,怎么办?小到什么程度才能测量更准确呢?
4. 看一看
师:要想准确描述角的大小,还得继续把角缩小,为什么还要对折?
5. 认一认
通过课件演示等分为 360 份的圆,解释 1° 角的意义,引出度量角的单位。
师: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 1° 角的大小的呢?请您闭上眼睛,想象它的形状和大小。
师:根据 360 等分的圆,你能推算出周角、平角和直角的度数吗?
( 设计意图: 对学生度量意识的培养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让学生感受到 “度量单位” 的内涵与价值,即在操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统一 “度量单位” 的必要性。让学生在一步一步的操作活动中,经历了 1° 角的产生、发展过程 )
请转至下 1 楼层,继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