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mickey00116
mickey00116

本帖最后由 mickey00116 于 2013-10-5 00:24 编辑


在小学阶段,除法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概念,特别是二年级的孩子,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形成,而形象思维能力又占主导,这就决定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必须积累许多平均分的数学活动经验,理解平均分的具体意义,才能突破学习除法的难点,理解除法的意义,而本节课的学习正是要给学生积累小数目平均分的活动经验。在杨老师的教学设计中可以体现 3 个层次的分物活动,第一次分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重点让学生感知 “平均分” 的含义;第二次分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具体操作感受到平均分物游戏中大家分的次数和每次的数量可能不相同,但是最后分的结果是一样的;第三次分让学生用画一画的方法,独立操作解决分骨头问题,从具体的操作学具上升到用数学符号来表示,体现了数学化的过程。三次分物引导学生层层递进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整个教学设计给人感觉思路清晰、重难点把握到位,如果再注重一下细节就更好了例如:在个别教学环节,教师的语言显得有点罗嗦,提问指向性不够明确,例如:在分完桃子后教师提出了 3 个问题: “观察我们给小猴子分桃子的情况,这两种分发情况怎么样?”、“怎么不合适”、“也就是说每只猴子分的不一样多。这种分发呢?” 建议把这三个问题改为一个问题 “观察这三种分法,哪一种能让两只猴子都满意呢?为什么?”

顺德大良实验小学 小燕子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1ms · UTC 14:13 · PVG 22:13 · LAX 07:13 · JFK 10:13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