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东省刘勇 于 2014-3-20 20:24 编辑
对学生不交作业现象的思考(已经发表在《教育导报。四川》发表时有改动)
江苏省睢宁县实验小学卢清荣
读了刘勇老师的《从看到老师生气淡起》的文章,非常理解刘老师的心情,这种:‘老师用心良苦,学生并不领情的现象’, 几乎是每位教师每天都面临的问题,我也曾一度被折磨疯狂过。随着岁月积淀,心智成熟,慢慢放下情绪上的急躁,尝试走近学生,读懂学生,改变教学行为,收到很好的效果。
分析学生不交作业的原因包括:
一、渴求关注
儿童渴望受到关注,但在选择得到关注的方式上并非都是积极的,有的学生通过不交作业而获得老师关注。对这样的学生心理倾向,直言指责、惩罚只会加剧学生对抗心理。我们不妨换位思考,努力和学生进行沟通。
观察、访谈。学生不交作业,自己心中有数,根据不同学生特点,确定谈话内容和语气方式。注意控制情绪,做到语气和蔼、面带微笑、亲切自然,拉近学生心灵,消除恐惧心理,使学生愿意把真心话说出来。也可以把班集体中大家公认的 “好学生” 标准(成绩优秀、作业质量高、有爱心等)对比他们 “自我中心” 的个人观念,帮助学生改变认识、端正作业态度。
换位思考。每个人都有受到关注的需要,在学校里老师就是学生的父母,学生需要老师的关注、关怀,需要包容他们的任性,我们能做学生的朋友,和他们能融为一体,允许学生少做作业或无作业,促使学生由喜欢老师到喜欢数学学科,设置享受作业的乐趣。
二、学习障碍
不交作业中的学生中因为不会的占 90%。学困生作业难度大,而教师往往认为只有学生暴露错误才能改正,作业评讲常常采取展示分析的方式,但这种方式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导致他们形成作业恐惧症,为逃避出丑和伤害而选择不交。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分层布置,允许出错。
分层作业,量力选择。对不交作业的学困生,可以采取分层作业 (A、B 两种)、共同要求。 A 是基础题 + 拓展题,B 是基础题。鼓励学生做 A,允许他们做 B。凡是作业质量高、书写认真均可加分、加星、口头表扬或物质奖励。学困生作业量相对要少,以求质量不求数量,哪怕做对一题也会得到表扬,周五同样有资格参与作业标兵评选,给予学困生更宽松的作业要求,感受班集体温暖,预防破罐破摔心理,有效增强所有学生学习自信心、凝聚力。
限定数目,允许出错。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一段时间的学习状况,自主确定作业正确率。解题前预计错题数目,解题中不会题目只要圈出来,在旁边写清不懂的地方,不能解答也有所思考,就不算错,然后针对学生的困惑,通过个别辅导或者小组讨论和同伴相助他们解决困难。允许出错的他们往往作业更细心、一般不会超过自己制定的错题范围,并能及时完成任务。
相信学生,调适心理。学生贪玩或生病等原因忘记做作业,我们不妨先相信他们为自己找的理由,信任常能促使学生为了老师的信任而自觉补好作业。每学期允许学生 2-3 次不写作业,这样人性化的管理不但能消除学生的叛逆心理,而且能为学生按时交作业带来动力。
三、学业过重
有时布置的作业不能做到适量、适度,尤其是考试前的过量作业,往往给学生带来沉重的负担;教师也不能做到及时批改和评讲,致使作学生偷懒。针对这种现象,我们需要适度调整,及时评讲。
自选数量,适度协调。各科作业不协调会给学生带来沉重负担,这也是学生不交作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六年级教师各顾各的现象较为突出,导致学生的作业量比较大。我们一方面要控制作业时间总量,另一方面可以尊重学生意见,量可多可少、巩固性作业尽可能放在课内,在老师监管下完成,课外作业以实践、操作等为主要内容,可以是画知识树、问题树、错例树等学生喜欢的、又无固定模式的开放形式,无作业量多少的心理负担,使学生乐意做作业。
及时反馈,满足需求。学生完成作业后,我们要及时批改和反馈。通常难题老师批改、易错题小组批改、计算题同位批改,给予学生自查互查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减少学生侥幸偷懒心理,降低不交作业的机率。
3.. 成果展示,增强信心。学生作业得到老师表扬,会有成就感,我在班级中开展 “作业星秀” 活动,一周内及时上交均可获得诚信之星,正确率为 100%的可获得智慧之星 (不分 A、B)。(学困生错题在允许数量范围之内的也可以得到智慧星)。
总之:学生作业不交,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引导学生从被动到主动上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能一味用批评和惩罚等简单方式解决,而要努力了解不交背后的真正原因,以宽容、体量、关爱、帮助等策略,让学生从怕错不愿做转变为想做、乐做,从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