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山东省刘勇
山东省刘勇

自从自己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发现学生不读题或没有读懂题目意思就开始解决问题的情况,对此类问题我以前总感觉束手无策。

记得自己上学时,也曾经发生类似的情况,往往是我带着问题去问老师,这题目应该怎么解。此时我的老师让我读一下题目,然后再让我自己说一下想法。没有想到的是我居然把自己认为不会的题目解决了。上学时的这种经历也无时不在提醒我:学生不读题或没有读懂题目是正常的,是我们每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可问题是,我怎样才能帮学生走出这种不读题或没有读懂题目就开始解决问题的阶段呢?下面是以在教学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明我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原题:参加田径比赛的人数有 54 人,参加球类比赛的人数少 25%,参加球类比赛的有多少人?

在百分数的应用(三)的练习中,有一位同学迟迟没有完成练习,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位同学的练习过程:

50

师:关于 54÷(1+25%)的列式,你能说一下自己的思考过程吗?

生:我原来是这样想的,比参加球类比赛的人数少 25%,那也就是参加球类比赛的人数比参加田径比赛的人数多 25%,所以参加田径比赛的人数相当参加球类比赛人数的(1+25%),于是我就列式计算了。

师:那你这样思考存在什么问题呢?

本来我想引导学生再次读原题,发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可没有想到的是学生给出了另一种解释:老师,我已经计算过了,可我计算的结果是小数。而我要求的是参加球类比赛的人数,不可能出现小数的,所以我发现自己做错了。

交流至此,我不禁产生欣慰的感觉,虽然这位同学解决问题的时间很长,但通过对学生第一次解决问题的访谈,我发现学生已经有了检查的习惯,并且结合生活实际来发现自己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错误:人数不可能是出现小数。这说明学生已经开始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反思中开始质疑自己的答案,这是好的开始!

那么我们再来看学生的第二次解决问题的过程:25%x54

师:你能解释一下自己列式时的思考过程吗?

生:在我发现错误后,感觉是自己想得太复杂了。于是就以为田径比赛的人数相当于球类比赛人数的 25%

师:是呀,你的思考是有道理的,可你为什么没有完成这次解决问题呢?

生有些不好意思,“比参加球类比赛的人数少 25%,而并不是相当参加球类比赛的人数 25%。我发现自己没有找到数量关系,于是再次读题,终于发现题目的数量关系:

参加球类比赛的人数-参加球类比赛人数的 25%=参加田径比赛的人数

于是我设参加球类比赛的人数为 x,按数量关系列式为 x25%x,可我写到这里还是感觉没有把握……”

师:“那么我们再来读一下条件,并判断一下自己找出的数量关系对不对?”

生:“比参加球类比赛的人少 25%,我写出的数量关系是参加球类比赛的人数-参加球类比赛人数的 25%= 参加田径比赛的人数,这是正确的!”

面对这位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不得不思考一个现实的问题:从开始解决这个问题,到学生有了自己的解题计划,时间已经过去近十多分钟,如果再加老师的引导与点评,一道练习的解决至少要二十分钟!试问一下,有几位老师可以在练习中给学生留下这些充足的思考时间呢?又有几人能在真正理解学生的思路后再开始引导学生呢?

当然,我可能是以自己的经验出发来说这样的话,因为在这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发现自己没有足够的耐心,多次想打断学生的讲解!真的,有时听学生的讲自己的想法,是一种 “折磨”:明明答案已经在那里了,可学生就是视而不见!此时内心产生那种难以抑制的强烈冲动 —— 答案就在这里,你怎么还没有发现?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这几年来积累的经验告诉我:等一下,再等一下,也许学生的思考更有价值!正是这种经验支撑着我,让我抵抗着自己内心的冲动,放弃了想打断学生的念头。

其实,作为一个教学例子分析,我根本没有必要把自己的这种内心的挣扎经历写在这里,是什么原因让我把这个促使我写下自己的这段心得?因为从我发现学生根本不读题就开始解决问题(四年级刚开始教他们时最为明显),越是想讲明白,学生越是不理会老师的讲解,那时的我真的束手无策!可当我放弃自己想讲的念头时,当我引导学生一步步说出自己的想法时,居然发现学生有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在现在(学生已经上六年级了),在语文课上无法读课文的学生也能根据题目意思列对式子,这种经历让我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真的是学生没有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我们自己在教学中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

后记:我以自己内心的挣扎为出发,写下自己在等待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事实与心得,以此期望有更多老师关注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以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效果。

图片:

360桌面截图20121209071146.jpg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9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0ms · UTC 17:13 · PVG 01:13 · LAX 10:13 · JFK 13:13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