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元气满满
元气满满

三稿反思: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又一场疫情接踵而至,我们居家学习,减缓了课堂研究的进程。复学第二天,我们团队再次研讨,对教学流程进行了调整,并进行又一次的试讲,结果有惊喜也有不足。

首先,孩子们对于 “10 克 = 1 个樱桃的质量 + 2 克” 的简洁书写和语言表达令人惊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尝试运用简笔画、图形、常见的括号、字母等等表示樱桃的质量,和上一次的课堂相比,孩子们有了更多的创造,而且,在多种表示方法的对比中,孩子们更能体会到 “可以借助符号” 来表示现实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另外,在语言表达方面,孩子们也学会了梳理知识脉络,语言表达条理清晰。

其次,三稿的教学增加了知识串联环节,在学生认识了方程的形式特征的基础上,比如:在一年级算式 3+□=10,二年级的实物情境图,三年级的线段图中,引导学生重回起点,站在新的高度进行新的思考,将方程的教学置于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整体性知识系统中,强调方程就是在已知与未知之间建立等量关系,凸显方程的建模本质。

教学是门有遗憾的艺术,反复研讨、反复交流是逐步走向完善的良方。在我们对这稿教学设计的研讨交流中,争议最多的有三个问题:

一是课堂导入环节,把数学史前置,我们的意图是将 “符号表示未知数” 的研究置身于漫长的 “数学史” 中,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为后面认识方程做足准备。这样调整之后,学生对丢番图很陌生,对他的研究也提不起兴趣,所以这样一开课,就导致部分学生缺乏激情,影响课堂效果。

二是课堂练习环节,练习缺乏层次性,只是单纯巩固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建模思想并没有得到更好的提升。课堂练习的设计还需再斟酌,增加拓展性的练习,进一步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增加对 X、Y、Z 等数学符号的认识,并能赋予现实的生活情境和意义,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三是教师的数学语言要严谨,规范课堂提问。如果说问题是思维的向导,课堂提问就是教学活动的催化剂。因此,在了解学生学情和对符号意识的理解的基础上,做好课堂预设,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并做好追问,唤醒学生已有经验并展开联想。

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流中,孩子们有不同的课堂生成,团队成员也有不同的思维碰撞,正是这一次次的碰撞,让我对 “方程”、对 “符号” 都有了更加澄澈的理解。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9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9ms · UTC 16:05 · PVG 00:05 · LAX 09:05 · JFK 12:05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