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元气满满
元气满满

二稿反思:

在一稿反思的基础上,我们对教学设计作了相应的修改,主要包括:

1、去掉了一稿中利用天平情境的导入环节。由于上节课学生已经学习了等量关系的内容,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而等量关系又是方程的核心,所以我们通过让学生找出三幅图中的等量关系入手,为后面学习方程做好准备。

2、针对教师直接给出用 x 来表示未知的量,学生无法体会用字母表示的来源和必要性。二稿我们将教学设计修改为 “用你认为最简洁的方式表示等量关系。” 使学生经历从具体事物→学生个性化的符号表示→学会数学地表示这一过程,理解数学符号的作用和价值。并避免使学生认为 “含有字母的等式就是方程”。

不足之处:

1、教学设计第四部分:联系生活,激发符号意识,在这一环节向学生介绍生活中的符号,本意是进一步渗透符号思想,我们研讨后觉得这个环节与本节课没有实质性的联系,建议删除这部分内容。

2、课堂上数学用语不够规范,比如:在对 10=( )+2 进行描述时,没有引导学生的数学用语,“我用( )表示樱桃的质量,我列出的式子是( )”,如果这样规范引导,那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也会更加规范。

3、课堂练习环节,我设计了这个练习 “淘气写了一个方程:2x+3=17。请你帮淘气写出一个符合这个方程的实际问题。” 本意是想拓展延伸,让学生感受符号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但是从学生的课堂表现看,这样设计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问题的设计不是很理想。

有碰撞才有火花,在我们团队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中,进一步感受到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的道理,在 “有过程” 的教学中,形成对符号的认识,渗透建模思想。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84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84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2ms · UTC 01:05 · PVG 09:05 · LAX 18:05 · JFK 21:05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