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蜻蜓点水” 到 “浓墨重彩”
几回辗转,几回磨;几多尝试,几多得……
在团队磨课的过程中,我们几人首先达成共识:方程是学生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开始,而等量关系是方程的生长点,让学生在天平平衡的直观情境中体会等量关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为了使学生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产生学习方程的欲望,教材设置了多方面的问题情境,通过多个实例的讨论,引导学生找出他们的共同点,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概括出方程的意义 。
最开始的试讲中,我们忽略了给与学生充分的观察思考时间,在将写出来的含有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的等式都出示出来后,也让学生观察共同之处了,但时间不充足,学生发言面也不够广,虽然也将方程定义概括出来了,但还有很多孩子似懂非懂有点水过地皮湿的感觉。看似教学活动进行得很顺利,但其实没有刺激到学生思考的神经,很明显学生思维不够活跃,学方程感到索然无味。
我们再次陷入困顿,如何让学生抓住方程的 “形” 更要领会方程的 “神” 做到 “形神兼备” 呢 ?课下我们深入反思,觉得重点没有突出,必须将方程定义的概括总结过程建模,这个过程要 “浓墨重彩”,我们又开始新的探索 。我们团队一边查找资料,一边和教学领导研讨。
一、在方程定义的构建过程中认识方程。
最终我们发现:教材对于方程的定义,就是在方程已经建好之后,再对其观察、比较、归纳,最后从方程的外形特征作了静态的描述。如果让学生仅仅从最后的样子去看方程,当然显得很表面化,不经过方程的构建过程,很难理解方所以,我们要对方程的定义来一次重新解读,经商讨,大家一致认为:带着未知数把找到的相等关系表示出来,这样就形成了方程。这与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相吻合,一是都有未知数,二是把相等关系表示出来就是等式。这样就把静态化描述换成了动态化表述,从动态的构建过程中去认识方程,对方程的构建背景、条件、步骤以及成形后的样子都有一个全面认识,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方程的内涵本质。同时还要让更多的孩子发现,表达,总结。不怕孩子说错,只要愿意表达,思维就是活跃的,头脑就是运转的,在建模的过程中学习方法,开发思维,刺激表达,同时体会符号的优势。对学习方程,运用方程解决问题产生兴趣,同时也感受到符号(如等号,字母等)表达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和简洁性。
陈重穆先生提出:“要淡化名词术语,浸润思想方法。“受此启发,我们再次确定要在方程的构建过程中去认识方程。因为构建过程本身体现了其内涵本质,可以让学生对方程的认识有一个质的飞跃,为今后用方程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二、练习中注重 “巧化矛盾”。
在练习中关于未知数单独在一边的情况(如 35+60=x) 出现后,如何处理?我们也作过不同的探索。一是避而不谈,因为这不是本节课的经验所能解决的,留待以后解决。二是必须强调这样不妥,否则后面会层出不穷。经过尝试我们发现,不管教师如何强调,学生还是会不可避免的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只有在经历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将算术思想和方程思想进行对比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种写法的不当之处。因此在新课中,我们弱化了这一问题的处理。只是在练习中对此问题作了有限的说明。当看到矛盾得到妥善处理后,我们是很欣慰的。
三、数学与生活的有机的结合。
为了进一步完善素材的完整性、合理性。在试讲中,我们又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问题,让数学素材贴近学生生活。用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便于让学生从中提炼数学知识构建数学模型,通过生活化实现数学化。
根据方程创编不同的意义的数学故事。这就是一个澄清意义的学习过程数学模型是课程标准中非常强调的一个概念,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数学思想。找数量间的等量关系抽象出方程,然后再把方程应用到生活中去,不断的给学生创编数学故事,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建立方程模型的过程,同时也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在生活中运用符号,体会符号的简洁性,方便性。
通过这一次磨课研讨,让我们深深的认识到上好一节课不容易。学情分析、思想提炼、策略制定、结构搭建、素材选择、手段运用、练习设计等各方面,不仅要全面考量、巧妙安排,还要深思熟虑、细致处理。对于个人或者团队而言,这样的经历让人终身难忘。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只要我们锲而不舍、精益求精,就会到达成功的彼岸;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学习、转变思想,才能实现华丽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