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13526474388
13526474388

【教案三稿】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请大家回忆我们是怎么得到这些图形的面积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个新的平面图形的面积。

二、面积度量,探索新知

1,抛出问题,师:为了让我们的学校环境更加优美,学校决定增加我们的绿化面积,要在这块空地上铺草坪,请问:这块空地是什么形状?要求空地的面积就是求什么?点题,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大胆猜想

如何求这块空地的面积?请你大胆猜想。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方法:

方法 1:我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6×5=30(平方米),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是两条临边的长度相乘。

方法 2:我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用底乘高来计算,6×3=18(平方米)。

方法 3:可以借助透明方格纸来数一数。

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一起来验证。

【设计意图】结合铺草坪的情境,鼓励学生思考如何求平行四边形面积,创设认知冲突,在多种思考中引导学生体会度量的必要性,为接下来的深入探究埋下伏笔。

3. 各种方法验证。

(一)借助方格纸数一数,比一比。

1. 估一估。

方格纸中的一个小方格代表 1 平方米,估一估,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2. 数一数,比一比。

请同学们数一数,比一比,在学生操作后上台展示。

学生可能呈现的方法如下:

方法 1: 一格一格的数

方法 2: 测量计算法

【设计意图】通过数一数,比一比,让学生体会借助方格纸能够一格一格的 “数” 出图形的面积,渗透面积度量的有限可加性和正则性。同时验证得出:用邻边的长度相乘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得方法是错误的。

(二)用割补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你还有其他方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认真想一想,请拿出借助学具袋 2(一把安全剪刀、两个完全相同的平行四边形)独立完成。

1.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剪拼。

2. 小组交流。

3. 学生上台展示,交流方法和收获。(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

首先,用三角板和铅笔画出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然后,用剪刀沿高剪开,就能得到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最后,将三角形向右平移,就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长方形。

【设计意图】通过剪拼、平移、转化等具体操作,渗透面积度量的 “有限可加性” 和 “运动不变性”。

4. 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师反问:转化前后,平行四边形的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板书),拼成的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板书)。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板书)。

5. 谁能完整的说一说: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学生上台边指边讲。(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

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拼成的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2)同桌两人相互指一指,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梳理,引导学生准确找出转化前后两个图形之间的联系。在指一指,说一说,反复对比,相互讲解中强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4)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如果我们用 S 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 a 和 h 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h。

(4)问题追问,强化公式

①根据推导,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

②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相应的高,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三)利用公式,解决问题。

你能求出这块平行四边形空地的面积吗?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6×3=18(平方米)

答:这块空地的面积是 18 平方米。

三、巩固练习,强化度量

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关的数学问题。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1.

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白对应的底要乘以对应的高才能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 强化公式推导,独立完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度量。

(1)画图并与同伴说一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得到的?

(2)量一量并计算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设计这道题,能让学生明白测量的对象需要是一组对应的底和高。测量时允许有误差。

3、一块平行四边形街头广告牌,底是 8.5m,高是 5.4m。要粉刷这块广告牌,每平方米要用油漆 0.5kg,至少需要准备多少千克油漆?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可以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5ms · UTC 13:30 · PVG 21:30 · LAX 06:30 · JFK 09:30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