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稿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编码》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是: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用书中指出 “数的应用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表示数量,具有大小并可以进行运算;二是表示编码,没有大小和运算功能。《编码》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好玩》中的第 2 课,本节内容让学生学习运用数字进行编码,用于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属于数的应用的第二种情况,重点应让学生了解数字在编码中所表示的具体含义,体验编码中的一些规则和方法。”
课程目的是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了解编码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会 “数” 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在编码中所表示的具体含义,体验编码中的一些规则和方法,会运用数描述某些事物的特征,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究欲望,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逐步建立数感并发展符号意识。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感悟符号的数学功能。知道符号表达的现实意义;能够初步运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和一般规律;初步体会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符号意识是形成数学抽象能力和逻辑推理的经验基础。
所以教学本课时,我主要通过帮 “探长破案” 这件事情让学生研究编码去侦破案件,寻找答案,找出真正的犯罪分子。目的是从中探究数字在编码中所表示的具体含义,体会编码中的一些规则和方法,同时会运用数描述某些事情的特征,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发展推理能力和符号意识。
本节课我依托教材情境,以破案为任务驱动,“数学是有趣的” 这种感受不仅是在学习数学的开始,更重要的是在学习探索数学知识的整个过程中。“破案推理素材” 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素材,“破案” 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根据已有经验可以根据身份证号码中的出生日期排除 2 个嫌疑人,如果想锁定嫌疑人必须要用到银行卡里的信息,产生探究银行卡信息的欲望了解身份证、银行卡的编码方式,进一步感受数字编码在不同的事物中代表不同的信息,了解编码的规则、结构和方法。学生就是在这样的思维的碰撞中学到新知。
但教学过程中些许思考之处在于分析身份证号中数字所表示的具体含义时占用时间较多,学生后期进行编码规则和方法的一般化拓展活动时促进符号意识发展还不够,思考在二稿设计中将身份证中数字具体含义放在课前让同学收集,课上进行小组合作整合信息,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猜测,既节省时间又充分掌握数字具体含义,为后续用数字一般化拓展奠定基础。
虽然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我寻找、查阅了关于编码方面的大量资料,做了充分的预设,自认为对有关数字编码方面的问题能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但是对有些问题处理的也不够及时准确,要舍得放手,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做充分的课前预学,查找资料,课堂上学生才能大显身手、大胆交流,给予学生发展符号意识充足的空间和时间。
非常感谢区校领导和各位同仁们在论坛上展开激烈研讨并提出了宝贵建议,让我在二稿设计上更有了新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