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课后反思
本次我们的施教过程是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因此,我在施教之前,我又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什么是符号?什么是数学符号?什么是意识?什么是符号意识?如何发展儿童的符号意识?
在施教过程中,因为施教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为更好的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我们将学习的过程进行了调整,共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一:生活体验,符号感知
环节二:深度探究,符号创建
环节三:回归生活,符号应用
环节四:积累经验,拓展应用
在本节课后,我对执教的三年级学生进行了课后检测,检测题目如下:
环节一:生活体验,符号感知。因老师和学生是第一次合作,因此,第一个环节设置了互动环节 —— 自我介绍 —— 我是谁……。在自我介绍的过程中,通过介绍名字、性格、性别、爱好等具有标志性的特征中,感受 “变与不变” 的特质,初步感知符号。
环节二:深度探究,符号创建。该环节从 “老师这里有一份花名册,怎样能在教室里快速正确的找到您呢?” 该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一下学习历程。
1、教室里的位置。
①学生经历了用排 - 组介绍自己的位置;
②进而用行和列规范数学语言;
③根据老师描述,请相应行、列的同学起立回应,引出矛盾并规范教室里行列;
④再次用行列描述自己在教室内的位置。
在经历上面的活动中,孩子们从刚开始用排、组等复杂且不准确的语言的描述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逐步简化为用列、行等规范、简洁、且唯一的介绍自己的位置,在经历中感知符号的简洁性和存在的必要性。
2、平面图中的位置
在该环节,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在教室这个真实的环境中,用行、列确定了自己的位置,这是我们教室的座位平面图,请看!你能在我们的座位平面图中确定自己的位置?你读懂了什么?
在学生思辨的过程中,抽象并确定行列在平面图中的表示方法,从而引出更加简洁的数学符号 —— 数对,并在平面图中用数对确定自己的位置,在用数对描述自己位置时理解对数对与位置一一对应关系。
环节三:回归生活,符号应用
在前几个环节中,学生通过感知和创建将数学生活数学化,该环节即是数学符号生活化的过程。进一步巩固具体情境中行列与数对的对应关系,通过该练习,学生对数对的认知将会进一步加深,并体会数对应用的普遍性和适用性。
环节四:积累经验,拓展应用
该环节即是用符号描述位置的进一步扩充,例如用经纬度描述地球任意地点的位置;北斗定位系统、高德地图、空间站等该用那些符号表示它们的的运行轨迹,了解符号的广泛性和简洁性。
通过课堂的实施和学生的反馈,在现场老师们鼓励和点评下,虽然在本节课上体现了符号的感知、创建、应用、拓展,学生经历了从三维到二维的抽象过程,在二维的行列交叉点即是自己的位置。但是还有部分孩子在创建环节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比如,在开火车用数对表示自己位置时,有个别孩子把行和列混淆,在老师和同学的提醒下依然很难改正。在后期访谈时,才明白该学生还在思考 “数对中的行和列为什么不能互换位置?”,从这个问题也说明在数对这个符号的推广性和统一性原则上,课堂渗透还有待加强。
回顾学习流程和后测数据对比,我们可以发现:
问题一:有近 30%的学生不能将自己的座位与教室平面图联系起来;
问题二:有 32%的学生不能正确或规范的用数对描述自己的位置;
问题三:通过后测题目 2(1)可以看出,有 26%的学生不能描述数对所表示的准确意思;
问题四:通过后测题目 2(3)可以判断,有近 30%的学生描述不准确或不能用数对描述另一只鸟的位置。
结合上面的问题可以发现,学生的问题在试教过程中,主要体现在符号创建环节,即 从教室这个(三维空间)向平面(二维空间)过渡时,没能将教室的行列与座位平面图中的行列对应起来,引起左右方向相反或混乱现象。还有个别孩子基本没有掌握数对与行列之间的关系。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在将符号创建环节多下功夫,将行列以及行列的交点分别与教室里的位置进行一一关联,引导孩子共同理解现实生活与数学符号间的联系,真正实现现实生活数学化。
另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也有以下困惑:
疑问一: 在创建符号环节,我们该采用哪些方式能更好地理解并创建符号呢?
疑问二: 在拓展环节,是否可以用符号来解释这些现象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