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han
han

【团队磨课图片及活动综述】

实践中研思 再前行

——《数一数(一)》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活动综述

为探索发展学生 “符号意识” 的学习方式,提升文绿数学团队的学科基本素养,在近 3 个月的研讨历程中,文绿数学团队按照基地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活动的要求积极开展磨课、研课。这是一只拳头团队,他们团结一致,同心同行,刻苦钻研,研究思辨,与新世纪小学数学并肩同行,共同成长!

一、 找方向

2 月 24 日,在文化绿城小学博颂路校区报告厅召开了第一次数学大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参加上次网络研讨的有经验的老师分享了他们团队的经验和做法,给参加本届的参赛教师梳理、指明了方向。团队成员分享了有关 “符号意识” 的解读。最后在郑雯主任的带领指导下,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冯筱涵老师上课,聂灿老师负责 “符号意识” 的解读;赵丹老师负责教材分析;贺焕娣老师负责学情分析。会后各个成员各司其职,积极交流探索,每次试课后都认真研讨,给出自己宝贵的建议,充分发挥出每一位成员的力量。

二、 思 “符号”

《课标(2022 版)》中指出,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感悟符号的数学功能。知道符号表达的现实意义;能够初步运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和一般规律;知道用符号表达的运算规律和推理结论具有一般性。初步体会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符号意识是形成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经验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学基本概念解读》一书中,史宁中教授指出:符号意识是学习者在感知、认识、运用符号方面所作出的一种主动性反应,它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积极主动的使用符号的心理倾向。

《小数数学核心概念和数学思想》中给出了符号意识的教学建议:1、利用已有经验,结合现实情境,引发符号意识。2、了解符号历史,挖掘深层含义,建立符号意识。3、借助数学问题,经历解决过程,发展符号意识。

通过对符号意识的解读我们认为,对学生 “符号意识” 的培养可以这样做:1、在具体情境中渗透和强化符号意识;2、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发展符号意识;3、根据各学段要求逐级递进的培养符号意识。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它是融合于数感、推理能力、应用能力之中,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的,也是需要教师时时关注的。

三、 形初稿

上课教师通过研读教材、教师用书,结合对 “符号意识” 的理解,立足所教年级,确定选课思考:数的认识在第一学段的教学一般为学生提供等量的现实素材,如小方块等,然后过渡到数字表达,使学生体会可以用一个数字符号表示同样的数量,知道不同数位上的数表示不同的值。

《数一数(一)》主要内容是使学生认识并感受新的计数单位 “千”,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千的学习相对于百以内的数是比较抽象的,通过在计数器上拨数、数小方块、数数 3 个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和数感。 小学阶段 1-2 年级儿童符号意识的发展聚焦 “符号意识的早期蕴伏”,应帮助学生培养对数学符号的一种主动性反应,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和数感。故借助 操作活动、直观模型(如数线、计数器、小方块等)、举例说明等方式都是帮助学生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四、 研磨课

要想使课上的出彩,研磨课必不可少。

(一)初研磨 ——“数”

3 月 1 日,在文化绿城小学南校区进行了第一次磨课。课后,通过课上及课后的练习反馈,发现学生对本节课的新知掌握良好,但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仍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引入环节,讲课老师通过师生对话,回顾一个一个数、五个五个数、十个十个数的旧知,为后续数数的环节铺垫。导入新课的初衷很好,但方式较为枯燥,学生参与感不足,没有很好地带动起课堂氛围。其次,本节课中学生经历了多种数数活动,与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与其提出 “拨出最大的一位数”“拨出最大的两位数” 等活动要求,不如出示对应数量的实物或模型,再让学生拨出其对应的数,做好从实物抽象到模型的过渡,为之后从模型抽象到符号奠定基础。最后,在拨计数器数数、摆小方块数数等活动中,老师的引导偏多,学生的自主探索略少。可以再适当丰富一些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环节。

(一稿研讨)

(二)再思考 ——“符号”

从思考出发,设计了《数一数(一)》的二稿。3 月 17 日,在文化绿城小学南校区报告厅进行了第二次磨课。在这次试讲中,从生活中的大数引入,过渡至九添一,九十九添一,九百九十九添一。同时调整了拨出 9 和 99 的方式,课件呈现出具体的现实情境 —— 小汽车、小棒、计数器,从实物到模型再到抽象出具体的数,体现了符号化的过程。

在几次磨课中发现,虽然学生对 “满十进 1” 的规则非常熟练,但对各数位存在的意义和必要性的感受比较浅显,应更加深入体会千以内数的位值概念和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研讨中思考,可以借助一些列的问题推进,引发学生深度思考,体会 “满十进 1” 的道理。发现 “个十百” 这三个数位已经不能满足数数的需求了,需要新的计数单位 “千”,使学生感受到在实际生活中 “千” 等计数单位存在的必要性。在 “从八百八十七数到一千” 的环节,大部分学生能顺利完成数数活动,但有部分学生在进位的地方容易出错,特别是一个一个数,出现了由 889 直接到 900 的错误。分析其原因,一是二年级学生年龄偏小,记忆力和专注度不足,存在刚说完就忘了说的是几的情况,二是因为对 “满十进 1” 的规则掌握得不好。针对学生这一问题,决定下次讲课中让有困难的学生借助学具,边拨边数,或者边摆边数,在数的过程中,再次借助学具,体会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 1 的规则。

(二稿研讨)

(三)深总结 ——“思”

根据二稿的问题我们团队共同研讨设计出三稿,在 4 月 7 日,在文化绿城小学丰庆路校区 7 楼录播教室进行第三次磨课。通过热播电影《长津湖》,引入本节课,引发学生思考,回顾数学中 “以一当十” 的情景,串联整节课。在数大正方体中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时,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让学生在 “做” 数学的过程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千”,了解 “个十百千” 之间的关系。

课后研讨,“拨出 9” 和 “拨出 99” 不是重点,添 1 后的 “满十进 1” 才是重点,借助旧知,学生能够自主迁移 “满十进 1” 的计数规则,因此,决定直接抛出 “9 再添 1 个是多少” 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尝试自主提出问题 “九百九十九再添一是多少”。同时,在借助计数器拨数、数数的活动后,引发学生回顾感悟;在课堂最后,回顾在今天的学习的过程,再次反思收获和想法。有 “做” 有 “思”,“做思” 结合,助力学生符号意识的初步形成。

(三稿研讨)

(四)定终稿

有了大量的实践和研讨,总结经验和思考,在教研室教研员虞文辉老师和王珏老师的指导下,确定了终稿。借助活动 —— 初识 “一千”、再识 “一千”、回顾感悟、有序操作、反思总结、活动作业;在拨一拨、摆一摆、数一数的动手操作;回顾反思的再次深挖中,促进学生符号意识发展。

(终稿研讨)

五、模拟答辩

本次参赛的四位老师均为第一次参加,没有答辩经验。在王齐丹主任和陈伟伟主任的指导与陪伴下,我们根据各自的特点快速分工,并进行了现场模拟答辩,以积累实战经验,为最后的答辩打基础。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在整个研思过程中,尽管执教的只有一位老师,但需要的是我们团队全部成员的群策群力、团队协作。

经历了本次以 “儿童符号意识发展” 为主题的教学设计与展示活动,我们团队老师对如何引领学生学会学习,对 “符号意识” 及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会生的数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感谢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为我们搭建的学习、交流、展示和提升的平台。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84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84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0ms · UTC 16:26 · PVG 00:26 · LAX 09:26 · JFK 12:26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