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思考】
本节课的 “儿童符号意识” 指向于学生利用原有数学符号内涵和思想,让学生经历 “从具体情境→表示等量关系→具体的应用” 逐步符号化的过程。激发学生自觉运用符号描述和表达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具体表现在:1.第一个问题:弟弟和姐姐各有多少张邮票?尝试用方程解决。教材以对话的形式呈现情境图,彩色图片和人物对话,更贴近学生生活。在情境中激活了学生头脑中潜在的符号意识。2. 第二个问题: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并进行表示。根据情境,让学生找到等量关系后通过交流、分享,丰富符号意识的认知体验(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3. 第三个问题:列方程解决问题。通过以上教学,学生根据等量关系灵活运用符号,逐步感受实现将 “抽象” 的实际问题转化为 “符号” 的便利性。4. 第四个问题: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解决实际问题,更是通过解题思路的形成发展数学符号意识,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抽象化能力和数学素养。
五年级学生符号意识的发展水平已经具备了能够初步认识方程,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方程已不陌生,但在此之间学生所列方程都是一个等量关系,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一些。但本节课要求学生用到两个等量关系,对学生来说有一个思维跨度。基于学生起点,我们通过什么路径来培养儿童的符号意识?
本节课我依托 “儿童符号意识发展” 主题学习活动,探索在式与方程领域内,小学生根据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学习路径,发展学生将等量关系符号化的活动经验,促进数学课程学习和数学思想形成,积累 “符号意识” 的应用能力, 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经历找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检验→答题的学习路线完成数学符号的应用活动。同时,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基于学生基础,重点落实近景目标,学会用方程解决问题,力求体现远景目标,核心素养 —— 模型思想、符号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