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纳兹咩
纳兹咩

【教学设计一稿反思】

一稿反思

《什么是周长》一课的学习重点是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理解周长的本质属性。在与论坛中与各位老师讨论以及与团队教师研讨过后,经过对量感及《什么是周长》一课的深入研讨,对本课有些许新的理解和感悟,反思了教学设计初稿中的一些优点和不足以及改进措施,现分享如下:

一、优点

量感的培养与发展,一定离不开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而且,学生对周长这一抽象概念的建立也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建立在在多种活动中,通过思维经验的积累,逐步深化对周长概念的认识。本次教学设计的一稿中,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摸一摸并描一描树叶的边线、数学书封面的边线, 摸一摸并说一说课桌面的边线、练习本封面的边线等生活中物体的面的边线,让学生在充分的动手操作中初步感知边线的意义,能够为认识周长做铺垫 。

在测量周长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交流时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通过合作测量树叶或数学书封面的边线、交流对比测量方法,能够充分感受周长是一周的长度,测量方法及测量工具的选择进行优化,积累测量经验。摸、描、说、量、拉、数等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周长意义,感知周长的概念。

二、教学设计中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但是,因为疫情原因,无法进行线下授课,因此对于学生的认知基础了解不足,对没有学生在课堂中的真实反馈,导致部分环节的设计以及对于学生的预设情况处于较为理想化状态,这是客观原因暂时无法改变。

在研读教材和量感的过程中发现,一稿中教学环节的设计与量感的联系不够紧密。一稿在部分环节的设置中更关注于《什么是周长》这节课,对于量感的体现不够明显。如何设计教学活动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发展量感,这还需要我们团队进行更深入地思考,更进一步研读教材、解读量感。也希望各位同仁分享自己的想法与思考。

活动,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数学重要方式的教学理念。活动能否顺利进行,教师在活动前的要求便显得格外重要,对于活动要求方面还需细化。例如:对于活动四 “借助方格纸数出图形的周长”。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还需要深入研读教材,针对学生的迷思细化,细化活动要求并思考如何设计能更好的发展学生量感。

在团队集体教研后,发现对于教材设计还要进一步解读。例如在继续研读教材后,发现教学用书提到:“‘什么是周长’一课,关于周长的定义教科书没有给出严格的定义,而是从学生所了解的实际示例和已有经验出发,帮助他们逐步感悟周长概念的本质属性”。教科书中并未明确提出 “封闭图形” 这一概念,因而活动二中 “想一想,辩一辩” 这一环节是否有设计的必要?有没有更好地处理方法呢?这还需要我们继续研讨,也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看法。

在研读教材与量感的初步阶段,我们对于教材的设计以及量感的解读还有许多不到位的地方,希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提出意见与建议。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0ms · UTC 07:14 · PVG 15:14 · LAX 00:14 · JFK 03:14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