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htsllh
htsllh

一稿反思:

(一)试教前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我始终围绕帮助学生体会周长的本质展开,即物体表面或图形一周的长度。

为了让学生尽可能深入地感悟到这一点,我通过创设 “运动会” 情境引导学生体会 “一周”,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在 “描一描、摸一摸、说一说、认一认” 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周长。紧接着通过组织学生完成 “如何得到数学书封面、树叶和方格纸上的图形的周长?” 这一任务,帮助学生在探索周长算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最后通过引导学生梳理周长的认识过程,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在已设计好的问题引领下和任务驱动下,灵活捕捉学生的课堂生成,在把握好教学内容方向上因势利导,课堂方能灵动,学生思维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试教后反思

通过对教学设计一稿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教学设计做出相应的调整。

1.“周长” 含义的第一次出现很突兀。原设计通过昆虫运动会引出树叶边线一周,让学生在描一描,摸一摸感知边线的基础上,直接给出周长的含义。这样的方式,学生只体会到 “周”,而对 “长度” 没有感知。基于这样的思考,第二稿设计,我们在学生感知 “边线一周” 的前提下,增加 “描边线比赛” 环节。通过设置边线一周长度不同的树叶,组织一场 “不公平” 的描边线比赛。让学生在 “不公平” 比赛的活动中,感知 “边线一周” 是有长度的,从而引出周长的含义。再结合身边物体和图形周长认识,使学生初次感知周长。

2. 在第二环节 “量周长” 的教学实践细节设计不合理。第一稿设计因为考虑到学生拿尺子量数学书封面不太方便,我们调整为让学生测量学习单上的数学书图片的周长。但数据是小数,给学生测量造成干扰,因此在第二稿将数学书图片的边长调整为整数;此外,原设计的树叶是纸片,学生不好测量,在第二稿也调整成 KT 板。

3、第一次试课时,各环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在 “描边线”、“量周长” 两个环节,因为学具、学习要求等不够仔细,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巡视指导缺乏设计。导致浪费较多时间,后面内容时间不够。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9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9ms · UTC 07:35 · PVG 15:35 · LAX 00:35 · JFK 03:35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