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刘新
刘新

【活动综述】经历。体验。感悟

很荣幸有机会代表辽宁大连基地参与这次 2021 春季基地教学设计与展示大赛,非常感谢新世纪小数编委会的各位专家和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数学课程工作室的各位领导,为广大一线教师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在本次活动中,我们辽宁大连基地一团队的伙伴们(刘新、单心、宋楠、韩花一)一起研究二年级下册《1 分有多长》这一课,并紧紧围绕本次大会主题 "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 “量感” 的学习方式探索 " 认真解读教材、学习课标、了解 “量感” 及前期调研,团队共同精心设计、研磨、修改。

经历了本次以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量感’的学习方式探索” 为主题的教学设计与展示活动,我们团队经过多次的研磨对如何引领学生学会学习,对 “量感” 及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量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真是收获颇丰。 选课前,我对本次活动的主题 "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量感’的学习方式探索 " 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在对 “度量” 有了一定的认知下,对比研究,最终选择二年级下册《1 分有多长》一课,主要有以下思考:度量就是用统一的度量单位去测量。度量触及数学的本质,是贯通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桥梁。它是人类认识、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的又一重要工具。时间的度量,就是用时间单位去计量时间的长短。但是时间单位比较抽象,它看不见、摸不着,不像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那样可看、可触、可感。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1 分有多长》为我们提供了探究、体验、感知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和理解时间的意义,经历从 “无形” 到 “可量”,给学生一把度量时间的 “尺子”,真正体会时间单位的价值,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体验时间的长度和学习分、秒之间的换算。为此,教材安排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认识秒针。第二个问题是观察秒针走动,借助数秒活动,直观感受 1 分的长短。第三个问题是记录 1 分内自己能做的事情,为辨别 1 分的长短积累活动经验。第四个问题则通过比数 “60 下” 和 60 秒的结果,增强学生对 1 分长短感受的准确性。 注重结合活动帮助学生体会分、秒的实际意义。例如,通过 “1 分能做什么” 的实践活动,不仅能使学生体验时间的长短,而且能体验 1 分能读能写许多字,能做不少事情,体会时间的价值,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 “看得见、摸得着” 的东西,并懂得珍惜时间。

课前思考:对于 “秒”,学生前期有哪些生活经验?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在钟面上能够读出整时、半时:在本单元第一个主题 “奥运开幕” 中,认识了时间单位 “分”,知道了 1 时 = 60 分,也知道了表示比较长的时间用 “时” 作单位,表示比较短的时间用 “分” 作单位,这些是本节课学习的必要基础。通过前测还了解到,学生在课前已经认识了秒针,在问卷样本中,有 99%的学生知道秒针,但是不清楚秒针的运动轨迹;有 32%的学生知道 1 分=60 秒。但对于 “为什么 1 分等于 60 秒及秒的时距没有概念,未建立起基本的量感!约 61%的学生知道 1 秒很短暂,但是缺少必要的生活经验!

课中思考:

一、在学习 “分” 的过程中,学生有哪些困难或迷思?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克服困难,厘清迷思的呢?

1、在学习 “分” 的过程中学生遇到的一个困惑或迷思是:学生知道 1 分 = 60 秒,但是 1 分为什么等于 60 秒说不清楚。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是这样做的:首先借助学习单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观察钟面秒针和分针的运动,让学生自主发现秒针走 1 圈,分针走了 1 个小格;为了验证这个观点,全班观察秒针和分针同时从 12 出发,秒针走 1 圈,分针和秒针的运动,集体验证发现;然后同桌合作观察秒针和分针从当前时间点出发,两针运动轨迹,再次验证发现;最后学生任意确定分针和秒针的位置,观察两针的运动轨迹,深化学生对 “秒针走 1 圈,分针走了 1 个小格” 的认识。通过多次调整分针秒针位置,观察分针秒针运动的验证活动,学生明白了:秒针走 1 圈是 60 秒,分针走 1 个小格是 1 分,所以 1 分 = 60 秒,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2、在学习 “分” 的过程中学生遇到的另一个困惑是,学生无法准确感受 1 分的长短,建立 1 分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其价值。为了引领学生克服困难,理清迷思,我们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第一,观察秒针走动,借助数秒活动,直观感受 1 分的长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次观察秒针转动一圈的运动过程,并随之数秒,直观地感受 1 分有多长,自主建构度量标准。学生在体验单位量感 1 秒后,逐步累加,从 1 秒、5 秒、10 秒、20 秒到 1 分,逐步累加,感受 1 分的长短。 第二,通过记录 1 分内自己能做的事情,为辨别 1 分的长短积累活动经验。活动中,同桌合作选自己喜欢做的事进行 1 分钟的体验活动,记录 1 分钟拍球、1 分钟心跳、1 分钟读文章、1 分钟口算、1 分钟走路等等,通过多次的实践活动,切实感受 1 分的长短,发展学生量感,体会 1 分的价值。 第三,引入生活素材,唤醒学生生活经验,懂得 1 分的价值。学生和老师说一说生活中 1 分钟所发生的事,让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使学生感受到 1 分钟可以做很多事,体会到 1 分钟的价值,懂得珍惜时间。 第四,通过比较数 “60 下” 和 60 秒的结果,再一次体验 1 分有多长,增强学生对 1 分长短感受的准确性。

二、为了帮助学生建立 1 秒有多长的量感,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哪些学习活动?

(一)感受:1、学生自主观察钟面,从秒针的形态、速度上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为建立一秒有多长的量感奠定基础。2、观察秒针走动,借助数秒活动,直观感受 1 秒的长短。引导学生安静地听秒针走动的滴答声,感受 1 秒的长短,知道秒针走 1 小格 “嗒” 的一声经过的时间是 1 秒。3、通过生活中常见情景的回顾与感受,把学习引入生活,让学生从理性与感性认识 1 秒,并知道 1 秒的价值和引入钟表这一测量工具的必要性。

(二)体验:1、让全班每一个孩子跟着秒针亲身实践拍一下手、跺一下脚、眨一下眼等体验 1 秒有多长,把 1 秒这个度量单位与自身实践活动建立起联系,加深 1 秒有多长的感知与记忆,建立 1 秒的时间单位表象。2、实践体验后畅谈 1 秒感受,牢固建立 1 秒概念。

(三)计量:建立度量 1 秒的标准,建立心中的尺去计量 5 秒、10 秒、60 秒,通过时间单位秒的累加,活动体验步步升级。闭眼 1 秒数一个数,数到六十,在不断的活动中帮助学生积累 1 秒单位量的经验,丰富对 1 秒的感知,建立 1 秒量感。

(四)估量:学生用建立的 1 秒的标准去估量一段音乐(20 秒)的长短、估 1 分的长短,进一步深化量感认识,确定量感标准,建立 1 秒量感概念。

总之,本课通过环层层递进的活动体验,让学生亲自经历建立 1 秒有多长量感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 1 秒有多长的量感。

课后思考:

1、量感的培养需要修正的过程,对于学习抽象的时间概念更是如此,本课中首先让学生在感受 1 秒之后,让学生体验,让每个孩子亲自拍一下手,跺一下脚,眨一下眼睛等,体验 1 秒有多长,把 1 秒这个时间单位与孩子的实践活动建立起联系,加深 1 秒有多长的感知与记忆,建立了 1 秒的表象。1 秒的表象建立以后,让学生去度量 1 秒的标准,首先要在心中建立 1 秒标准的尺,然后去计量 5 秒,10 秒,20 秒,1 分,通过秒的时间单位的累加,活动体验步步升级,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去修复,帮助学生积累 1 秒单位量的经验,丰富对 1 秒的感知。让学生用自己建立的 1 秒的量感去估量一段音乐的长短,首先自己去估量,然后通过钟面秒针的运动来验证自己的估量,这样对孩子量感的培养就会有一个修正的过程,进一步深化学生量感的认识,确定量感的标准。然后又设计了让学生感知 1 分的长短,自己跟着秒针的转动数 60 秒,让学生闭上眼睛估计 1 分的长短,再让同桌 1 人计时 1 人数 60 秒,在这样不断修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量感。

量感的培养需要一个修正的过程,我们认为让学生建立 1 秒的量感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 60 秒这个量感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不好把握,我们设计了让学生去体验 1 秒,5 秒,10 秒,20 秒的活动来帮助学生去建立 60 秒的量感,在这些活动中,我们都是通过 1 秒的累加,建立 60 秒的量感,在感知 1 秒,5 秒,10 秒,20 秒的活动中孩子们通过不断的修正活动,最终建立了 60 秒的量感。整堂课都是不断修正的过程。在活动中为了让学生辨别 1 分的长短,我们组织了多次的体验活动。在体验活动之后,老师又提出了辨一辨这项活动,比如刷牙用一分钟这个时间是否合适,来修正学生的认知。在课堂的最后比较数 60 下和 60 秒的结果,再一次更准确地修正了学生对于 1 分钟有多长的量感,提高了感受的准确度。

2、1 秒是基本的时间计量单位,分是属于数感的定量刻画衍生出的时间单位,本课中借助工具测量让学生深刻感知二者的关系从而建立时间量感。

首先借助学习单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观察钟面秒针和分针的运动,让学生自主发现秒针走 1 圈,分针走了 1 个小格;为了验证这个观点,全班观察秒针和分针同时从 12 出发,秒针走 1 圈,分针和秒针的运动,集体验证发现;然后同桌合作观察秒针和分针从当前时间点出发,两针运动轨迹,再次验证发现;最后学生任意确定分针和秒针的位置,观察两针的运动轨迹,深化学生对 “秒针走 1 圈,分针走了 1 个小格” 的认识。通过多次调整分针秒针位置,观察分针秒针运动的验证活动,学生明白了:秒针走 1 圈是 60 秒,分针走 1 个小格是 1 分,所以 1 分 = 60 秒,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时间单位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接受,基于对北师大版教材的实践与研究,设计探究、体验 、感知等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思考,帮助学生自主建构、探究新知、强化认知、促进提升,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和理解时间的意义 ,揭示分与秒之间的关系,充分感受 1 分有多长 。经历从 “无形” 到 “可量”,给学生一把度量时间的 “尺子”,真正体会时间的价值。

借助实践活动,让通过亲身感受,体会时间单位 “分” 的实际意义。整节课的活 动 ,就是让学生体验、体验 、再体验。在不断的体验中,学生充分感悟到 1 秒 、1 分的长短,发自内心地感慨时间的重要性,真实地体会时间的价值。这无声的体验犹如一把无形的度量时间的 “尺子 ”,胜却 万语千言。我相信,孩子们的体验,一定是难以忘怀、刻骨铭心的!

最后,感谢新世纪小学数学编委会、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数学课程工作室、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为我们一线教师搭建了这样一个展示、研讨、交流以及促进专业发展的成长平台。让我们在教学技艺和适应新时代中对自我的要求更近一步。

经过长达几个月的教学探索和讨论,查阅多方的资料,关于如何发展学生的量感,我们团队从课前,课中,课后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和应用,也同其他团队的教师商讨这种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是否真的有利于学生的成长,通过多次研磨以及相互的交流学习中让我们的教学设计更加完善,教育智慧更加丰盈!这场研讨活动真是一场最美的相遇!学无止境,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探索量感培养的一般教学范式,拓展其应用的课程类型。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9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0ms · UTC 08:24 · PVG 16:24 · LAX 01:24 · JFK 04:24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