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  杨贺  ›  全部回复
回复总数  10

团队磨课图片:

团队成员:臧海燕、李晶、臧洪生、杨贺

非常荣幸能作为农安基地的一名教师代表与臧洪生、臧海燕、李晶三位老师参加新世纪小学数学基地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量感’的学习方式探索” 主题活动。

一句 “聪明的孩子,抬头看”,便吸引了所有孩子的目光,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状态,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来。

指尖的距离,开启 “探索” 知识的大门。老师的实时指导,实时操作,让学生亲身经历 “1 厘米” 的长度,轻松逾越 “长度” 的抽象概念。

团队的老师们积极探讨,给执教老师提出宝贵意见,充分肯定了这堂课的优点,也指出了不足之处,真诚的提出了自己的教学设想。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给学生提供了观察、操作、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学生动手操作,测量小棒的长度,学会了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也能够画出具体长度的线。

课堂中学生认真听讲,主动交流,师生互动良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打铁需要趁热,一下课团队的老师们就齐聚会议室,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对这节课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数学教学也有了更多的思考。

三稿反思:

经过一稿和二稿的改进,这次试讲呈现出来的课堂效果较之前好一些,思路也更加清晰了,但有些地方仍需要仔细思考。

问题串一: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再次经历用不同的方式测量课桌的过程,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问题串二:引导学生认识尺子,认识长度单位厘米,通过感受塑料管的长度,闭眼想 1 厘米的长度,找尺子上 1 厘米的长度,以及找生活中 1 厘米长的物体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起 1 厘米的表象。再引导学生认识几厘米,会在尺子上找几厘米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起几厘米的长度观念。

问题串三:通过测量小棒长度以及小熊测量铅笔的活动,使学生掌握到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问题串四:量一量,画一画的活动既巩固了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又使学生学会了如何画具体长度的线。进一步巩固了对厘米的长度观念,从而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不足之处:

1. 对于让学生用在测量教室的长度时所使用的工具测量课桌有多长的过程中,没有把它作为一个复习的内容,而是通过利用多种工具的测量,让学生发现测量结果不相同,形成认知冲突 —— 为什么同样的课桌,测量结果却不相同呢?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这也是对 “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借助身体尺、书尺、笔尺等工具进行测量” 这一培养学生 “量感” 的再体验。应该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去说,引发他们的发现,形成效果。

2. 在让学生量小棒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动脑思考,除了让小棒的一端对准 0 刻度,看另一端对准刻度几外,应该让学生再想 “还有什么测量方法”,引出一端对准尺子上的任意一个刻度,然后用数格子的方法,数出是几厘米。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也在数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量感。

教案三稿: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吉林长春农安基地 杨贺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学科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51~52 页)

教材分析:

《课桌有多长》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量》第 2 课时的内容。本单元内容旨在为学生建立度量的意识,以他们的观察、操作、实践活动拉近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从有别于数的另一个角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本节课则是学生在测量中首先从 “厘米” 引发的对测量的理解,包括对为什么测量,用什么测量,怎样测量和如何记录等都有一定的掌握,并在头脑中建立起最初的长度单位 ——“厘米” 的空间概念,使学生能够自己估计出一定的长度,经历由知到识 、不断明晰的过程 。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虽然有些小,但对尺子并不陌生,已经知道尺子可以画直直的线,也有部分学生知道尺子可以测量长度。但对 1 厘米有多长学生还不是很清楚,还没形成表象,要通过大量的测量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 1 厘米有多长,建立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表象,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量感。

学习目标:

1. 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 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认识厘米,知道 1 厘米有多长,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表象,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桌、铅笔、橡皮、塑料管、小棒、尺子等多种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同学们,从我们进入校园的那天起,课桌就一直陪伴着我们,那么你知道课桌有多长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测量一下吧!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情境导入新课,提出数学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也为接下来的数学学习作了良好的铺垫。】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一)测量课桌的长度,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 回顾上节课测量教室的长度时所使用的测量工具。

2. 小组活动:选用一种合适的工具测量课桌的长度,并填写测量记录卡。

3. 由测量结果的不同,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人们通常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教室的长度,然后选用两种合适的工具测量课桌的长度,在对比测量结果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认识尺子和长度单位厘米,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和几厘米的长度观念

1. 认识尺子

认识刻度 —— 数字是刻度,0 代表 0 刻度,表示起点

认识刻度线 —— 长短不一的线是刻度线,两个长刻度线间的长度是 1 大格

认识字母 —— 厘米可以用 “cm” 表示

2. 认识 1 厘米

尺子上 0 刻度到 1 之间的长度是 1 厘米。

3. 初步感知 1 厘米

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塑料管,感受 1 厘米的长度。

4. 闭上眼睛想一想 1 厘米有多长。

5. 在尺子上找哪段的长度是 1 厘米。

启发学生发现: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 1 厘米。

6.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厘米。

7. 在尺子上找哪段的长度是 2 厘米,3 厘米,5 厘米。

启发学生发现:是几厘米,这几厘米里就有几个 1 厘米。

从 0 到第几大格就是几厘米。

【设计意图:认识厘米,建立 1 厘米的表象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也是学会测量物体长度方法的基础。通过认识 1 厘米,感知 1 厘米,寻找 1 厘米等活动,调动多种感官体验,帮助学生建立起 1 厘米的表象,逐步建立起 1 厘米的量感体验。通过在尺子上找到几厘米,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起几厘米的长度观念,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不断累加,再次发展学生的量感。】

(三)探究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1. 测量小棒的长度,总结测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

通常,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一端对准尺子的 0 刻度。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2. 通过判断小熊测量铅笔长度的对错,巩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操作初步感知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再通过 “小熊测量铅笔长度” 的情境,引导学生掌握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和要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对厘米的长度观念,从而发展学生的量感。】

(四)量一量,画一画

1. 测量线的长度,进一步巩固测量方法。

2. 画出一条长 4 厘米的线,掌握画线的方法。

【设计意图:在量和画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以及对厘米的认识,使学生再次经历从感知单位量到感悟叠加量的一次深度体验和学习,对发展和提升学生的量感积累了有效的活动经验。】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1. 课本第 52 页第 1 题,估一估,量一量。

2. 课本第 52 页第 2 题,画一条长 8 厘米的线。

3. 课本第 52 页第 5 题,想一想,怎样用下面的 “断尺子” 画出一条长 6 厘米的线?

【设计意图:第一题学生建立起对厘米的长度量感后,能对物体的长度进行估计,在估测过程中优化估测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从而更好的发展学生的量感。第二题是对刻度尺使用方法的考察,检测学生是否会用刻度尺画线。第三题属于拓展题,通过用断尺画线既可以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又可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三个练习题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使学生逐步的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采用提问式小结,学生能畅所欲言,自由地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将所学知识内化,而且激发了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积极参与的热情,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五、板书设计

课桌有多长

—— 认识厘米

长度单位:厘米 cm

教案终稿: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吉林长春农安基地 杨贺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学科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51~52 页)

教材分析:

《课桌有多长》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量》第 2 课时的内容。本单元内容旨在为学生建立度量的意识,以他们的观察、操作、实践活动拉近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从有别于数的另一个角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本节课则是学生在测量中首先从 “厘米” 引发的对测量的理解,包括对为什么测量,用什么测量,怎样测量和如何记录等都有一定的掌握,并在头脑中建立起最初的长度单位 ——“厘米” 的空间概念,使学生能够自己估计出一定的长度,经历由知到识 、不断明晰的过程 。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虽然有些小,但对尺子并不陌生,已经知道尺子可以画直直的线,也有部分学生知道尺子可以测量长度。但对 1 厘米有多长学生还不是很清楚,还没形成表象,要通过大量的测量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 1 厘米有多长,建立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表象,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量感。

学习目标:

1. 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 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认识厘米,知道 1 厘米有多长,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表象,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桌、铅笔、橡皮、塑料管、小棒、尺子等多种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同学们,从我们进入校园的那天起,课桌就一直陪伴着我们,那么你知道课桌有多长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测量一下吧!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情境导入新课,提出数学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也为接下来的数学学习作了良好的铺垫。】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一)测量课桌的长度,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 回顾上节课测量教室的长度时所使用的测量工具。

2. 小组活动:选用两种合适的工具测量课桌的长度,并填写测量记录卡。

3. 由测量结果的不同,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人们通常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教室的长度,然后选用两种合适的工具测量课桌的长度,在对比测量结果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认识尺子和长度单位厘米,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和几厘米的长度观念

1. 认识尺子

认识刻度 —— 数字是刻度,0 代表 0 刻度,表示起点

认识刻度线 —— 长短不一的线是刻度线,两个长刻度线间的长度是 1 大格

认识字母 —— 厘米可以用 “cm” 表示

2. 认识 1 厘米

尺子上 0 刻度到 1 之间的长度是 1 厘米。

3. 初步感知 1 厘米

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塑料管,感受 1 厘米的长度。

4. 闭上眼睛想一想 1 厘米有多长。

5. 在尺子上找哪段的长度是 1 厘米。

启发学生发现: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 1 厘米。

6.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厘米。

7. 在尺子上找哪段的长度是 2 厘米,3 厘米,5 厘米。

启发学生发现:是几厘米,这几厘米里就有几个 1 厘米。

从 0 到第几大格就是几厘米。

【设计意图:认识厘米,建立 1 厘米的表象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也是学会测量物体长度方法的基础。通过认识 1 厘米,感知 1 厘米,寻找 1 厘米等活动,调动多种感官体验,帮助学生建立起 1 厘米的表象,逐步建立起 1 厘米的量感体验。通过在尺子上找到几厘米,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起几厘米的长度观念,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不断累加,再次发展学生的量感。】

(三)探究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1. 测量小棒的长度,初步感知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

2. 通过 “小熊测量铅笔长度” 的情境,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通常,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一端对准尺子的 0 刻度。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操作初步感知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再通过 “小熊测量铅笔长度” 的情境,引导学生掌握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和要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对厘米的长度观念,从而发展学生的量感。】

(四)量一量,画一画

1. 测量线的长度,进一步巩固测量方法。

2. 画出一条长 4 厘米的线,掌握画线的方法。

【设计意图:在量和画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以及对厘米的认识,使学生再次经历从感知单位量到感悟叠加量的一次深度体验和学习,对发展和提升学生的量感积累了有效的活动经验。】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1. 课本第 52 页第 1 题,估一估,量一量。

2. 课本第 52 页第 2 题,画一条长 8 厘米的线。

3. 课本第 52 页第 5 题,想一想,怎样用下面的 “断尺子” 画出一条长 6 厘米的线?

【设计意图:第一题学生建立起对厘米的长度量感后,能对物体的长度进行估计,在估测过程中优化估测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从而更好的发展学生的量感。第二题是对刻度尺使用方法的考察,检测学生是否会用刻度尺画线。第三题属于拓展题,通过用断尺画线既可以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又可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三个练习题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使学生逐步的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采用提问式小结,学生能畅所欲言,自由地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将所学知识内化,而且激发了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积极参与的热情,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五、板书设计

课桌有多长

—— 认识厘米

厘米 cm

尺子

二稿反思:

本次试讲之前学生学习了第一课时 “教室有多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再学习本课的内容,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参与度也较好。整节课学生虽然不能够很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但是大体思路是没有问题的。在建立 1 厘米表象的过程中,采取的看尺子上 0 到 1 的长度,感受图钉的长度,拿掉图钉后拇指与食指间缝隙的长度等活动,都使学生的头脑中印下了 1 厘米的表象,学生记忆也很深刻。但是有的地方仍然存在着问题,需要改进。

比如:

1. 课堂上处理问题不细致,应该多叫几个学生起来回答同一个问题,应该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灵活的引导学生去思考并解决问题。

2. 课堂上评价语言不要过多,在课堂时间把握上也要多加注意。

3. 在练习题第一题估一估环节中,不应该在做题之前就把 “估计” 的概念描述给学生,应该让学生知道要估计什么物体的长度只需要看这个物体的长度大约有几个 1 厘米那么长就可以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单位长度的叠加,进一步建立起 “厘米” 的量感。

教案二稿: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吉林长春农安基地 杨贺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学科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51~52 页)

教材分析:

《课桌有多长》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量》第 2 课时的内容。本单元内容旨在为学生建立度量的意识,以他们的观察、操作、实践活动拉近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从有别于数的另一个角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本节课则是学生在测量中首先从 “厘米” 引发的对测量的理解,包括对为什么测量,用什么测量,怎样测量和如何记录等都有一定的掌握,并在头脑中建立起最初的长度单位 ——“厘米” 的空间概念,使学生能够自己估计出一定的长度,经历由知到识 、不断明晰的过程 。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虽然有些小,但对尺子并不陌生,已经知道尺子可以画直直的线,也有部分学生知道尺子可以测量长度。但对 1 厘米有多长学生还不是很清楚,还没形成表象,要通过大量的测量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 1 厘米有多长,建立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表象,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量感。

学习目标:

1. 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 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认识厘米,知道 1 厘米有多长,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表象,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桌、铅笔、橡皮、图钉、小棒、尺子等多种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同学们,从我们进入校园的那天起,课桌就一直陪伴着我们,那么你知道课桌有多长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测量一下吧!(板书:课桌有多长)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情境导入新课,提出数学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接下来的数学学习作了良好的铺垫。】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活动一:测量课桌的长度

1. 小组活动:怎样测量你的课桌的长度?试着量一量。(活动要求:同学们可以选用拃、铅笔 、文具盒等测量工具分组进行测量)

学生选用测量工具分组测量。

2. 学生汇报。(6 拃长、4 支铅笔长、3 个文具盒长……)

3. 讨论:大家的桌子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测量后得出的数据却不同呢?要使量得的结果一样,怎么办?

预设:测量的标准不同,所得的结果也就不同。

4. 引出测量工具 —— 尺子。

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那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吗?

我们需要一种标准的、统一的测量工具 —— 尺子。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长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让学生发现多种测量方法,从而使学生初步建立起 “量的表象”。】

活动二:认识尺子和厘米,建立 1 厘米的表象

1. 认识尺子。

(1)观察尺子,你有什么发现?

介绍刻度、刻度线、厘米。

(2)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厘米。在数学中,我们可以用 cm 来表示厘米。(板书:厘米:cm)

2. 认识 1 厘米。

你知道 1 厘米有多长吗?尺子上刻度 0 到刻度 1 的长度就是 1 厘米,同学们用手在尺子上比划一下 1 厘米。

【设计意图:学生认识了 1 厘米,从而清晰地建立了 1 厘米的表象,初步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活动三:动手操作,构建 1 厘米的长度量感

1. 感知 1 厘米。

(1)老师课前发给大家的图钉的长度就是 1 厘米,拿出来,用你的大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图钉,然后用另外一只手轻轻地把图钉抽出来,注意两个手指保持不动,看看中间的间隙有多长,这段间隙的长度就是 1 厘米,记住 1 厘米有多长。(学生操作)

(2)闭上眼睛,想一想 1 厘米有多长,想起来了吗?(生比划,师验证,同桌再互相验证。)

(3)找一找尺子上其他的 1 厘米,并说一说你的发现。

(4)总结: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就是 1 厘米。

【设计意图:“量感” 是建立在体验的基础上的,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 找生活中的 1 厘米。

想一想什么东西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 1 厘米?(提示:比如说从我们身体的某些部位或者我们的学习用品中去找。)(学生找,汇报)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找生活中长 1 厘米的物体,不仅加深了学生对 1 厘米的认识,而且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3. 在尺子上找其他的长度。

我们知道从 0 刻度到 1 刻度的长度是 1 厘米,那么从 0 刻度到刻度 2 的长度是多少?你能找到 3 厘米吗?能快速找到 4 厘米吗?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总结:方法 1:从 0 到第几大格就是几厘米。

方法 2:用后面的数减去前面的数,得几就是几厘米。

方法 3:是几厘米,这几厘米里就有几个 1 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在尺子上找到几厘米,进一步帮学生建立起几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四:量画结合,发展学生的量感

学习测量长度:尺子还有一个作用 —— 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怎么测量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1. 请你拿出手中的小棒量一量它的长度是多少?再说一说你是怎么测量的。

2. 有四只小熊也迫不及待地想量铅笔了,想一想,它们这样量对吗?(课件出示图,学生观察)

图 1:铅笔一端没有和 0 刻度线对齐。

图 2:规范。

图 3:从刻度 1 开始量,最后到 6 应该是 5 厘米。

图 4:铅笔一端没有和 0 刻度线对齐,但从 1 到 6 一共有 5 个格,所以铅笔的长度是 5 厘米。

小结:通常,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一端对准尺子的 0 刻度。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3. 师生一起测量小棒的长度。

4. 量一量,画一画。

(1)量一量这条线有多长,说一说测量时需要注意什么?

(2)学会了测量,你们会画线吗?请你画一条长 4 厘米的线,说一说画线时需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判断小熊的测量方法的对错,使学生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和要领,进一步巩固对厘米的长度观念,从而发展学生的量感。】

、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1. 课本第 52 页第 1 题,估一估,量一量。

2. 课本第 52 页第 2 题,画一条长 8 厘米的线。

3. 课本第 52 页第 5 题,想一想,怎样用下面的 “断尺子” 画出一条长 6 厘米的线?

【设计意图:第一题学生建立起对厘米的长度量感后,能对物体的长度进行估计,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估测意识。第二题是对刻度尺使用方法的考察,检测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程度。第三题属于拓展题,通过用断尺画线既可以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又可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三个练习题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使学生逐步的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课桌有多长

长度单位:厘米 cm

通常,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一端对准尺子的 0 刻度。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教学前测试卷:

分析数据:

1 题考察的是学生已有的对于长度的生活经验,从数据看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了米、分米、厘米这些长度单位,对基本的长度单位还算了解。

2 题是考察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所用的方法,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测量、操作和合作等方式学习数学,具备了基本的数学方法。

3 题是考察学生对于本节新知 “厘米” 的了解,从数据看,学生大多数已经了解了 “厘米” 这个长度单位,这个数据能为教师的后续教学设计作为参考。

4 题是考察学生对于 1 厘米的感知,从数据看 90%的学生能正确感知 1 厘米的长度,这是后续学生建立 “量感” 的基础。

5 题是考察学生测量时对于工具的选择,学生能从身边的测量工具入手,有选择性的使用测量工具,比较贴近生活。

6 题是考察学生感知的长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能从:我的身高、黑板的长度、跳绳的长度和百米赛跑等方面进行描述,可见,在生活中他们已经对长度有所感知。

得出结论:

学生在认识 “厘米” 这一长度单位之前已经具备了:原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方法、初步感知和对于 “量” 的初步认识,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新知的基石,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经验储备,设计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较好地熟知 “量感”,从而逐步地培养学生的 “量感”。

一稿反思:

本节课 “厘米的认识” 是学习长度单位的起始课,学生在本节课才初步建立起长度 “量” 的标准。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指导学生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量感。

比如说,知道 1 厘米有多长,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表象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一环节的操作指导必须细致、严密、到位才能正确建立起 1 厘米的长度观念。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认识 1 厘米,知道尺子上刻度 0 到刻度 1 的长度是 1 厘米,再找尺子上其他的 1 厘米。然后感知 1 厘米,让学生用手比划 1 厘米的长度,再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夹住 1 厘米的图钉,把图钉轻轻地抽出来,仔细观察拇指与食指间的缝隙大约是 1 厘米,再闭上眼睛想一想 1 厘米有多长,说一说对 1 厘米的感受。紧接着再找生活中的 1 厘米。这样指导学生操作,让学生在经历、体验、感悟、探索中建立起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形成 1 厘米的表象,学生理解的会更透彻,印象也会更加深刻。

不足之处:

1. 分析学情不到位

本节课有三个活动的学习要求我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在了课件中,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差,导致在活动之前读了学习要求,有一部分同学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不知道应该做什么,所以学习效率低,学习效果不理想。如果在读完学习要求之后,再和学生重点强调一下应该做什么,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课堂时间安排没有掌握好。在 “认识几厘米” 环节,由于让学生在尺子上找几厘米用的时间稍长一些,导致后面问题串中的活动 4 分得的时间过少,讲解不细致,以至于个别后进生还是不会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 钻研教材不细致

练习题设计的不是很合理,涵盖的知识面不够全面。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鼓励学生大胆估测是发展量感的最有效形式,所以在练习环节设计一个估测的题是很有必要的。把估测的结果与实际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找出估测与实际测量的误差,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3. 教学环节设计不恰当

我设计的是在学生知道刻度 0 到刻度 1 是 1 厘米之后,就在尺子上找其他的 1 厘米,然后再去感知 1 厘米。这样设计,学生虽然也能在尺子上找到其他的 1 厘米,但感觉是机械地找,而不是理解性地找。如果先让学生感知 1 厘米,然后再去找尺子上其他的 1 厘米,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在接下来的教学设计中,我会根据第一次试讲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团队成员磨课时提出的意见,及时进行修改,努力改进不足。

不同版本教材对比分析:

苏教版:

人教版:

北师大版:

苏教版:

1. 分别用拃、铅笔盒、数学书作为测量标准来测量课桌的长度,通过得出的不同的数据的对比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 知道尺子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cm,并会用两根手指比划出 1 厘米大约有多长。

3. 找生活中的 1 厘米,举例说明:食指宽、田字格一边的长度、订书钉的长度大约是 1 厘米。

4. 在尺子上找其他的长度。

5. 量一量: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

6. 学会画几厘米的线段。

人教版:

1. 了解古人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标准、不同的人用拃作为测量标准得出的结果不一样,从而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 知道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cm,会用两根手指比划出 1 厘米的长度。通过找生活中的食指宽、田字格宽、图钉的长度大约是 1 厘米,总结出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 “厘米” 作单位。

3. 通过测量纸条的长度,总结出测量长度的方法:把尺的刻度 0 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北师大版:

1. 分别用拃、铅笔作为测量标准来测量课桌的长度,通过得到的不同的测量结果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 知道尺子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认识尺子,认识长度单位厘 cm,同时找生活中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厘米?

3. 通过 “小熊测量铅笔有多长” 的情景,探索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通常,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一端对准尺子的 0 刻度线,物体的另一段对着刻度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 量一量,画一画:巩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练习画几厘米长的线段。

通过对不同版本教材的对比发现,北师大版教材的设计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更利于学生去接受和掌握新的知识。苏教版教材是通过测量蜡笔和线段的长度来学习测量物体的长度;人教版教材是通过测量纸条的长度来学习测量物体的长度;北师大版教材则是通过先测量铅笔有多长,然后再自己去判断小熊的测量方法是否正确来学习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通过将小熊的错误放大,避免了学生以后测量时出现同样的错误,从而真正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且多种测量方法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教案一稿: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吉林长春农安基地 杨贺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学科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51~52 页)

教材分析:

《课桌有多长》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量》第 2 课时的内容。本单元内容旨在为学生建立度量的意识,以他们的观察、操作、实践活动拉近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从有别于数的另一个角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本节课则是学生在测量中首先从 “厘米” 引发的对测量的理解,包括对为什么测量,用什么测量,怎样测量和如何记录等都有一定的掌握,并在头脑中建立起最初的长度单位 ——“厘米” 的空间概念,使学生能够自己估计出一定的长度,经历由知到识 、不断明晰的过程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虽然有些小,但对尺子并不陌生,已经知道尺子可以画直直的线,也有部分学生知道尺子可以测量长度。但对 1 厘米有多长学生还不是很清楚,还没形成表象,要通过大量的测量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 1 厘米有多长,建立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表象,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量感。

学习目标:

1. 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 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认识厘米,知道 1 厘米有多长,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表象,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桌、铅笔、图钉、小棒、尺子等多种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1.“有面又有口,有脚没有手,书包吃肚内,自己不会走。” 同学们开动你的小脑瓜,快快猜一猜,它是谁呢?由此引出课题 “课桌有多长”。(板书:课桌有多长)

2. 那么你知道你的课桌有多长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测量一下吧!

【设计意图: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提出数学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接下来的数学学习作了良好的铺垫。】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活动一:测量课桌的长度

1. 小组活动:怎样测量你的课桌的长度?试着量一量。(活动要求:同学们可以选用拃、铅笔 、文具盒等测量工具分组进行测量)

学生选用测量工具分组测量。

2. 学生汇报。(6 拃长、4 支铅笔长、3 个文具盒长……)

3. 讨论:大家的桌子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测量后得出的数据却不同呢?要使量得的结果一样,怎么办?

预设:测量的标准不同,所得的结果也就不同。

4. 引出测量工具 —— 尺子。

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那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吗?

我们需要一种标准的、统一的测量工具 —— 尺子。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长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让学生发现多种测量方法,从而使学生初步建立起 “量的表象”。】

活动二:认识尺子和厘米,建立 1 厘米的表象

1. 认识尺子。

(1)观察尺子,你有什么发现?

介绍刻度、刻度线、厘米。

(2)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厘米。在数学中,我们可以用 cm 来表示厘米。(板书:厘米:cm)

2. 认识 1 厘米。

(1)说一说,尺子上从刻度 0 到刻度 1 是多长?你还能从尺子上找到这样长的一段吗?你有什么发现?

(2)和同桌交流并讨论:尺子上从刻度 0 到刻度 1 是 1 厘米。

(3)找一找尺子上其他的 1 厘米,并说一说你的发现。

(4)总结: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就是 1 厘米。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在尺子中找到 1 厘米,从而清晰地建立了 1 厘米的表象。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自我发现新知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活动三:动手操作,构建 1 厘米的长度量感

1. 感知 1 厘米。

(1)我们找到这么多的 1 厘米,那你能用手比划一下 1 厘米有多长吗?(学生试着比划)

(2)老师课前发给大家的图钉的长度就是 1 厘米,拿出来,用你的大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图钉,然后用另外一只手轻轻地把图钉抽出来,注意两个手指保持不动,看看中间的间隙有多长,这段间隙的长度就是 1 厘米,记住 1 厘米有多长。(学生操作)

(3)闭上眼睛,想一想 1 厘米有多长,想起来了吗?(生比划,师验证,同桌再互相验证。)

(4)现在同学们已经知道 1 厘米有多长了,那你对 1 厘米有什么感受呢?

总结:短短的。(板书:1 厘米  较短)

【设计意图:“量感” 是建立在体验的基础上的,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 找生活中的 1 厘米。

想一想什么东西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 1 厘米?(提示:比如说从我们身体的某些部位或者我们的学习用品中去找。)(学生找,汇报)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找生活中长 1 厘米的物体,不仅加深了学生对 1 厘米的认识,而且使学生感受的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3. 在尺子上找其他的长度。

我们知道从 0 刻度到 1 刻度的长度是 1 厘米,那么从 0 刻度到刻度 2 的长度是多少?你能找到 3 厘米吗?能快速找到 4 厘米吗?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总结:方法 1:两个数字之间是几个大格就是几厘米。

方法 2:用后面的数减去前面的数,得几就是几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在尺子上找到几厘米,进一步帮学生建立起几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四:量画结合,发展学生的量感

学习测量长度:尺子还有一个作用 —— 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怎么测量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1. 请你拿出手中的小棒量一量它的长度是多少?再说一说你是怎么测量的。

小结:通常,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一端对准尺子的 0 刻度。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2. 有四只小熊也迫不及待地想量铅笔了,想一想,它们这样量对吗?(课件出示图,学生观察)

图 1:铅笔一端没有和 0 刻度线对齐。

图 2:规范。

图 3:从刻度 1 开始量,最后到 6 应该是 5 厘米。

图 4:铅笔一端没有和 0 刻度线对齐,但从 1 到 6 一共有 5 个格,所以铅笔的长度是 5 厘米。

3. 量一量,画一画。

(1)量一量这条线有多长,说一说测量时需要注意什么?

(2)学会了测量,你们会画线吗?请你画一条长 4 厘米的线,说一说画线时需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判断小熊的测量方法的对错,使学生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和要领,进一步巩固对厘米的长度观念,从而发展学生的量感。】

、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1. 课本第 52 页第 3 题,说一说各是几厘米。

2. 课本第 52 页第 5 题,想一想,怎样用下面的 “断尺子” 画出一条长 6 厘米的线?

【设计意图:第一题判断各块精美的石头的长度各是几厘米,既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做题兴趣,又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度量的知识。第二题属于拓展题,通过用断尺画线既可以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又可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两个练习题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使学生逐步的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2. 学习了本节课的知识,你还想知道什么吗?还有没有比厘米更长的长度单位了呢?

五、板书设计

课桌有多长

长度单位:厘米 cm

1 厘米    较短

活动主题解读:

“量感” 是指学生通过感知觉对物体长短、大小、重量等方面的感受。有效培养学生的量感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量感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从而能够更快地解题。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正在初步建立 “量感”,教师应加强对小学生数学 “量感” 的培养,并借助实际物体或者运用实践操作的方式逐渐形成 “量感”,以此为他们学好数学知识做好充分的铺垫。

选课思考:

张丹教授在《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中对于测量内容提到:一、在具体情境中,注重对所测量的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二、经历用不同方式进行测量的过程,体会量的意义。三、借助熟悉的事物体会测量单位的实际意义。四、选择适当的测量单位和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积累测量的经验。学生在亲身实践中积累选择测量单位和测量工具的经验,逐步加深对量的感悟力。

通过张丹教授对量感的阐述,结合本次活动主题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量感’的学习方式探索”,我们选择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一课。本节课 “厘米的认识” 是学习长度单位的起始课,学生在本节课初步体验建立长度 “量” 的标准,建立起关于度量单位的模型。学生经历丰富多彩的操作和测量活动,对 “厘米” 这个长度单位形成清晰的表象,同时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积累测量的经验,从而发展了学生的量感。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选择了本课的内容,尝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量感。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 48ms · UTC 10:55 · PVG 18:55 · LAX 03:55 · JFK 06:55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