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 回复了 s940512s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附属小学 孙亚光 深入体验,发展量感
--《面积单位》案例研究 |
面积单位的教学,重在三方面:一是面积单位产生的必要性;二是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三是运用面积单位进行度量。只要把握住这三点,学生的量感、度量意识和空间观念就很容易形成。
4年前 回复了 s940512s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附属小学 孙亚光 深入体验,发展量感
--《面积单位》案例研究 |
《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概念教学。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也是学生在后面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基础。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 “由线到面” 的一次飞跃。
4年前 回复了 s940512s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附属小学 孙亚光 深入体验,发展量感
--《面积单位》案例研究 |
《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被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这一单元具体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上 “由线到面” 的一次飞跃。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教材按照先认识面积,然后归纳面积的概念,再认识常用的面积来展开的 对面积大小的刻画经历了从定性认识 (直观比较面积大小) 到定量认识 (度量) 的过程,同时展现了用度量的方法刻画面积大小要处理好的三方面问题:一是量什么?度量的对象可以是桌面、书面、黑板面、地面等:二是用什么量?学生对面积单位的选择经历了从非标准单位到标准单位的过程:三是怎么量?面积单位要铺满所度量的对教材对 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米认识的编排基本相同,都是先用文字介绍数学上是如何规定的,再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感知这些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
4年前 回复了 s940512s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附属小学 孙亚光 深入体验,发展量感
--《面积单位》案例研究 |
《面积和面积单位》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于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具体形象思维也正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我以学生自己已有的空间知觉为基础,在教学中安排了大量的观索、比较、测量、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历这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真正落实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目标。学生在此之前。己经建立了长度、长度单位的概念。但是由 “长度” 概念到 “面积” 概念。由 “长度单位” 到 “面积单位” 知识跨度大,难度高,抽象性也比较强。根据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本节课设计了直观演示、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从学生己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让学生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自身体验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充分感知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突出重点 (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面积单位大小的表象), 突破难点 (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并建立 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米的面积观念)。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和推理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是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难点是建立 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米的正确表象。为面积计算的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正确地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是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必须学扎实。为了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课本安排了让学生观察不同物体的表面 (课本、练习本和树叶的表面) 和平面图形的大小,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面积概念的实质。本节课学习的常用面积单位是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通过学生看、量、估算等手段,既帮助学生建立 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米的形状、大小等空间观念,又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推理等能力。
4年前 回复了 s940512s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附属小学 孙亚光 深入体验,发展量感
--《面积单位》案例研究 |
《面积和面积单位》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于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具体形象思维也正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我以学生自己已有的空间知觉为基础,在教学中安排了大量的观索、比较、测量、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历这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真正落实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目标。学生在此之前。己经建立了长度、长度单位的概念。但是由 “长度” 概念到 “面积” 概念。由 “长度单位” 到 “面积单位” 知识跨度大,难度高,抽象性也比较强。根据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本节课设计了直观演示、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从学生己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让学生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自身体验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充分感知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突出重点 (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面积单位大小的表象), 突破难点 (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并建立 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米的面积观念)。
4年前 回复了 s940512s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附属小学 孙亚光 深入体验,发展量感
--《面积单位》案例研究 |
面积单位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我采取教学方法是观察、实验探究法,将情景引入、直观演示等方法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比如:上课开始通过情景引入创设涂色比赛情境,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产生探索新知的需求。理解面积的意义,我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运用学具、动手操作与合作探究中真实地感受什么是面积,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为了让学生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正确表象,我采用活动教学法,目的是直观体验活动为主线,结合生活实例,创设数学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建立正确的表象,并运用这些表象解决相关的问题。学生认识了面积和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后,我把探究的主权让给学生,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通过自学,学生能迅速理解面积单位含义,学习选用观察,重叠,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4年前 回复了 s940512s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附属小学 孙亚光 深入体验,发展量感
--《面积单位》案例研究 |
面积单位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具体形象思维也正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我以学生自己已有的空间知觉为基础,在教学中安排大量的观察,比较,测量,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真正落实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目标。
4年前 回复了 s940512s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附属小学 孙亚光 深入体验,发展量感
--《面积单位》案例研究 |
面积单位教学目标
本节课教学目标有以下三点:
(1) 理解面积的意义。
(2)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3) 学习选用观察,重叠,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4年前 回复了 s940512s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附属小学 孙亚光 深入体验,发展量感
--《面积单位》案例研究 |
面积单位教材分析
“面积” 的编排,突出的变化是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材首先让学生理解引进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设计了一系列 “矛盾冲突”: 两个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靠观察很难看出哪个大一些,用重叠的方法也很难比较出它们的大小。从而使学生产生认识冲突,促使学生尝试用间接比较方法,即用其他图形作标准来比较。通过亲身体验与讨论交流,学生发现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接着教材进一步启发学生探索 “用什么样的图形表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 “选用正方形测量比较方便”,进而自然地引出面积单位的教学。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难点是:初步建立 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米的表象,使学生认识到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4年前 回复了 s940512s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附属小学 孙亚光 深入体验,发展量感
--《面积单位》案例研究 |
《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是一种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力求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依赖教师的讲解获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观察、操作、思考和讨论交流,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得面积的概念。认识面积单位,并建立它们的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课堂上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拼摆等一系列活动,充分经历面积和面积单位概念的形成过程,亲身体验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探索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的合理性。1、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数学、做数学。 从导入看新房子开始,让学生感到数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们就在我们身边。接着课堂中摸一摸书封面、桌面、黑板面……,感受 “物体的面” 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使学习成为一种自然生发与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的亲历经验的积累,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2、强化数学的体验学习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索过程,为了使学生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真正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在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将学生引入重重矛盾之中,使他们经历了从观察 -- 重叠 -- 拼剪 -- 拼摆 -- 用统一的标准来摆 -- 面积单位的建立这一过程,学生始终在兴奋中思考、探索,知识的学习成为了自我需要,学习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挑战和乐趣。3、在实践活动中提升数学素养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数学,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审视客观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现象,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为孩子们提供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征与生活经验,具有一定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活动,让学生经历应用数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享受成功的乐趣。
不足之处 1、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课堂,释放了学生,考验着老师。这节课的小组活动,出现了一些 “混乱” 场面,有的学生不知所措,有的学生参与感不强,有的学生在交流时没有认真听别人发言……,这方面的组织与调控我还要继续努力。2、在评价方面也很值得反思,评价语言单调,缺乏数学思想、方法等实质性评价,在各个小组选用不同的方法比较餐厅和厨房平面图大小的时候,但老师只评价 “这种方法不错”,到底不错在哪儿,没有抓住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机会。对小组合作的评价也不够到位。小组合作的成果只由个别学生参与了汇报,忽视了其他成员的参与,只注重对汇报的同学评价,却将其他同学的功劳一笔勾销,势必使小组活动演变成为个人展示,这些都值得我去反思、努力。结合新课标,如何上好数学课,当中还有许多值得自己思考的问题。通过这个课例,感觉要上 “活” 概念课,就要适时给概念下定义。定义下得过早,等于是索然无味的简单灌输;下得太迟,则又怕学生的思维呈现零乱状态,不能及时地整理和总结。
4年前 回复了 s940512s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附属小学 孙亚光 深入体验,发展量感
--《面积单位》案例研究 |
四、重 “练”, 在对比练习中发展量感 练习让知识内化,练习中让量感升华。 练习题的设计中,可以将各个级单位进行比较,巩固不同计量单位之间的关系,为学生的合理推理提供基础。在本课的教学中设计了不同面积单位比较的练习: 在( ) 里填合适的单位。 (1)一个信封的面积大约是 200 ( )。 (2)一张方桌面的面积大约是 64 ( )。 (3)“天宫” 一号实验舱内,设计了面积 7 ( ) 的专用睡眠区。学生在汇报答案时要说出自己判断的理由,这些都可以根据他们已经建立的 “标准模型” 进行大概的推理。学生在汇报答案时要说出自己判断的理由,这些都可以根据他们已经建立的 “标准模型” 进行大概的推理。学生根据这些方法,在不断的纠错与练习中,灵活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有助于加深对计量单位意义的理解,积累更丰富的量感经验。
4年前 回复了 s940512s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附属小学 孙亚光 深入体验,发展量感
--《面积单位》案例研究 |
三、重 “估”, 在运用过程中建立量感 应用中将所学知识升华。 在活动中多让学生去估一估,在测量完后与自己估测的数据多进行比较,让学生在猜测数据与真实数据的反差中加深认识,从而加深头脑中的表象。在认识 1 平方米中: 估计:1. 在 1 平方米的范围里能站多少个同学?验证,实地站一站。 2. 请大胆猜测教室里黑板的面积有多大。并动手验证 3. 估一估教室的面积有多大。自己的卧室呢? 学生开始估测是模糊的,在验证过程中,加深对 1 平方米的表象认识。在反复的估测活动中,当学生发现估计情况与事实之可有着较大的差异,便会及时调整。而反复调整的过程即是头脑中表象观念建立的过程。在教学中应该多设计一些估测的环节、让学生在不断估测中,修正自己头脑中对不同计量单位的印象,建立准确的表象,不断积累自己的量感。
4年前 回复了 s940512s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附属小学 孙亚光 深入体验,发展量感
--《面积单位》案例研究 |
、重 “辨”,在操作中建立量感 认识了不一定会用,操作了才知原理。 学生在初步感知和理解计量单位的实际意义后,往往不能合理地使用,因为当实物离开眼前、脑中的印象会逐渐淡忘,此时应该提供一个 “标准的模型”、与其进行对比,进一步稳同学生头脑中的表家方数据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还应给学生的计量单位找一个生活中容易找到的、熟悉的 “标准模型”。 在面积单位的教学中,当学生认识了 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米,教师都会提问: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积接近 1 平方厘米?哪些物体的面接近 1 平方分米?哪些物体的面接近 1 平方米? 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指甲盖面、纽扣电池的面、田字格的面都接近 1 平方厘米;开关盒的面接近 1 平方分米;教室里一块地砖的面比 1 平方米小一些,有这些如此形象生动的实物作支撑,学生很容易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而自己亲自找到的物体,都是他们熟悉的身边的物体,这些都可以作为他们的 “标准模型”,其他物体的大小都可以用这些 “标准模型” 去作比较,便能迅速提取有关面积单位的表象并作出初步的估计和判断,逐步提高对物体平面图形大小的直观判断能力
4年前 回复了 s940512s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附属小学 孙亚光 深入体验,发展量感
--《面积单位》案例研究 |
一、重 “感”,在体验中丰富量感 听过了不一定懂;看过了不一定明白;摸过了、做过了才能理解。 【认识 1 平方厘米】 拿出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是 1 厘米、1 分米), 测量它们的边长。 问:通过测量,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回答,讲述:边长是 1 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厘米,平方厘米用符号 cm 表示。 摸一摸,1 平方厘米有多大? 画一画:画一个面积是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剪一剪:将纸上的正方形剪下来。 (播放微课 4:30--4:44,学生观看后操作。) 比一比,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 1 平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感受 1 平方分米) 【小活动】 1. 将几个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图形,大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 用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量一量橡皮的面大约有多少平方厘米? (播放微课 7:15--7:23,学生观看后操作。) 3. 想一想,测量漫画书的面有多大,用哪个面积单位更合适? 4. 试一试,想一想 1 平方分米里可能有多少个 1 平方厘米? 小组内交流。
4年前 回复了 s940512s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附属小学 孙亚光 深入体验,发展量感
--《面积单位》案例研究 |
感是一种感觉、感悟,更是一种直观的能力,即对于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松紧等量态的感性认识。传统教学重计算轻实践,重灌输轻感悟,重机械训练轻灵活运用。在实际教学与实践研究中发现,小学生量感的建立与日常活经验密不可分。